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八章 成长(二合一)(2 / 2)


无尽的雷光中,顾芳盘坐在天空下,雷火交击,电闪雷鸣,一道道足以开山裂石的劫光闪现。

七宝妙树立于雷海之下,沐浴着雷电的洗礼,雷劫在它身上留下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痕迹,这是天地伟力留下的道痕,也是道与理的显现。

一株建木在顾芳的身后张开,巨大的树冠以他为中心将之牢牢护住。天雷的每一次劈打经过建木的阻隔后,才落在顾芳的身上,虽然依旧让顾芳皮开肉绽、断筋碎骨。

一道灵动的五彩云焰在顾芳身边不住地跃动,每当九天之上的神雷沿着不规则的轨迹落下来时,这道火焰便会出现在雷电的路线前方,和劫雷碰撞,要烧穿神雷。

顾芳体内的神力无时无刻不在倾泻而出,好在神灵生息术不断汲取着天雷精气,补充自身。

顾芳双眸中光与影交错,捕捉着天雷的轨迹和构成,五色云焰试图破灭劫雷的核心,但收效甚微,百次中都难以保证成功一次。

但顾芳没有放弃,他已成功湮灭过劫雷几次,虽然是属于误打误撞,但这正证明了大体方向是对的。

无数的劫雷透过重重阻拦打在顾芳的身上,顾芳的脊椎大龙全力张开,苦海、道宫、四极一重重秘境叠加,将身躯的架构稳住。

雷电在顾芳的皮囊之中肆虐,这是顾芳刻意放任的结果。长发焦毁,全身溃烂,鲜血被天雷烤干,这样的伤势看上去极为严重。

但是顾芳仍然按捺不动,他一直都没能感应到体内神血的存在,它潜藏得太深了,这一次就要借助外力激活它。

终于,在雷海中承受了不知道多少道天雷之后,顾芳的身体一丝丝奇异的力量涌出,在焦枯的血肉中诞生了新生的血液。

积少成多,散发着神光的血液汇聚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

神血所过之处开始焕发生机,焦黑的表面下鲜红的血肉蠕动着,不停地衍生与交织,每一处伤口都传来万分稣痒的感觉,白嫩的肌肤最终破开外面的死皮。

埋藏在神体最深处的神血终于显现,在体内缓缓流淌。

顾芳终于放开了压抑着的本能,被神灵生息术聚合的本源尽数融入神体,早已准备好的丹药也开始服食。

他知道,目前的雷劫还未停止,虽然神血激发后能够大幅度抵抗劫雷,但神血终究是有限度的,现在的复苏是激发了此前积累的力量,盈不可久。

随着顾芳的全力以赴,他的伤势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开始愈合,体内的神血在那些本源聚拢下趋于平静。这不是沉寂,而是在孕养,在酝酿。

顾芳站起身子,身躯笔直冲天,如同顶天立地,太阳真诀不断打出,阴阳混洞也在形成,他在干扰这肆无忌惮的天劫。

雷电从九天之上落下,蜿蜒交错后,直直劈在了顾芳单薄的身上,但此时却再也不会对他造成之前那般严重的伤势。

火光闪耀,建木摇落,阴阳失衡,在这种人为塑造的环境中,九天神雷时而被挡在外面,时而中途被掐去了存在。

每一次出手,截断天劫的成功率呈直线上升,直到某个界点。

顾芳的视线不再紧紧盯住陡然生出的雷霆,而是在观察这天劫中变化的气机。

雷霆者,阴阳之枢机也。天地之雷霆生的成变化便是阴阳相博的外显。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万物都在阴阳造化之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者。

虽然没有道音和鸣,禅声传颂,但顾芳确实是在观察着天地至理。虽然没有接触以太阴之力为根本的《太阴古经》,但顾芳却可以单纯以《太阳古经》的太阳之力来体会天地之造化的奇妙。

这一刻,他从中所看到的虽然并未给他带来直接的增幅或者修为上的增益,但却化作了深藏的底蕴,以期某一天的最终爆发。

......

最终顾芳还是渡过了威力绝伦的天劫。

小境界的天劫对日益成长的顾芳具有一定的威胁,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洗礼。

渡过天劫之后,顾芳偶尔会去一次论道台,有时候不上台,只是观战,当然去的更多的地方则是书阁。

此时顾芳的境界已经是化龙秘境第三重,对于修行的理解自然与开始之时不同,所阅读的书籍再一次拓展,一些修行的笔记和心得,某些前辈的自创秘法,更多的还是诸多前辈对于两大古皇经文的理解和释义。

一番看下来,即便是顾芳没有修行《太阴古经》,他对于太阴之力的理解已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这倒是一件怪事。

除此之外,除了闭关耽误之外,每一年的万相秘境顾芳也都会进入其中“刷怪获取经验”。

...

时光轮转,不知不觉间竟是三年时间过去。

原本来到祖地还是顽童的顾芳此时已经长大成人,作为修行中人的顾芳经过岁月和修行的雕琢,自然不会丑到哪里去,身材挺拔,长发过肩,带着几分儒雅和出尘之气。

如今的他已经达到了化龙秘境大圆满。

三年的修持,在有着上品龙髓和秘境感悟的帮助下,如果没有遇到瓶颈,都算修行速度慢了。

自四极秘境后,光凭借资源堆积无法增进修为,这句话存在一定的谬误。

世界很大,连可以帮助证道的合道花都存于世上,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在化龙秘境,龙髓中蕴含的法则碎片能够极大地推动修为增长。据说上品龙髓之上还有品质更加高级的龙髓,譬如梦幻级龙髓这种。而今在太古时代,后世的天材地宝在当世要多得多,加上紫微的天地压制远没有后世的北斗葬帝星那般严重,关键还是在与修士个人的瓶颈,因此三年时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了。

化龙九变,顾芳的化龙秘境修行不仅仅是依照着《太阳古经》的所描绘的那般,而是一直为主体,融入了记忆中种种龙形的姿态。

易有言: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普施也;龙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群龙无首,天下大吉。

《易》所言为龙,实则言道,言人,其精髓乃“元亨利贞”。

虽然这是来自于《易》,但念及《道德经》与《道经》的联系,还有“道”与“理”是万物共通之所在,顾芳也从其中明悟良多。他也将其中所得的道理和变化都化为自己的龙形,所得的龙形并非求真龙,而是求超脱。

期间,顾芳也曾求道于各位大长老,许多长老或许不认同顾芳的理解,但他们也不会横加干涉,反而会给予指点。

如此这般,顾芳这才在今日九变圆满。

古籍中有记载,龙跃而起,九变望仙,会看到仙门等奇异景象,有种种玄秘莫测之事,有时甚至可乘龙遨游太虚之外。

究竟记载是否为真,顾芳也无从得知,但他个人却是没有遇上这般异象。

他只感觉自己的大龙无变无化,深埋在秘境深处,只露出一角,浩浩荡荡,不知通往何处。或许继续修行下去可以走得更远,一步一步地真得九变化为九天神龙也说不定,或许这就是单一秘境修行之路。

只是当顾芳冥冥中感应到仙台时,他就决定踏过大龙,步入仙台。他已经在祖地中待得够久了,以他的情况怕是突破了仙三斩道都很难出去,不如说到了神王境界反而更难了。

顾芳当然不想局限在祖地之中,虽然这里供他修炼的资源绝对不会缺少多少,但是岂有养在樊笼中的雄鹰?他已然决定突破仙台之后就申请外出,如果不出意外,他的战力应该是够了。

仙台秘境,踏过之后,便是仙凡之隔,一步登天。

化龙大圆满,龙腾跃仙台。

对于顾芳来说,仙台秘境其实已经在脚下。苦海、道宫、四极、化龙,四大秘境一步一步,贯通全身,剩下的便只有仙台秘境。

不需要一步步往上,也不需要跃龙门,仙台秘境就在脚下。跨过去,就是前路。

轰隆隆——

当半只脚跨在门槛之上时,不需要灵觉感应,顾芳已经亲耳听到了天雷轰鸣之声。

与此同时,在雷声响起的那一刻,祖地中诸多长老不约而同地抬起头,透过重重大阵看到了在天上明灭难定的雷劫,由于大阵的保护,仙台劫虽然可怕,却始终难以凝聚。

“看来少年神体终于要突破了!”

这几年,顾芳经常找长老求教,除了闭了死关以外的长老都很清楚地知道顾芳的修为进境,算算时间,正好是这位后起之秀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仙台秘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