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1节(1 / 2)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一辈子若是想要艾梨陪着出去游玩,想都不要想。

  不想就不指望了。

  而且,她也真正做不到温春兰这般的洒脱,是因为她自己身上有负担,还有责任呢。

  从京城回来,就听见谭妈说黄老太太又作了。

  黄老太太是艾家下人对黄淑珍的一致称呼。

  这还是碍于艾桔的面子才这样喊的,若不然,谁知道你是谁呀。

  “她这是何必呢,越老越拎不清吗?”对黄淑珍,温春兰并没有多少好感,确切的说来,比对艾长美的厌恶还要少一点。

  妯娌之间的龌龊已成了过去,她也就不计较。

  有时候她就在想,自己比她们好,哪就有必要计较了。

  没想到的是,一回古榆县就听到她可劲儿作的话。

  “她是不甘心。”方茹倒是一针见血:“她总是骂着公公是白眼狼,她为他生儿育女操持了这么多年,临到老了却被一脚踢开,和贱人一起享福去了。”

  这……

  “都是她自己作的。”方茹却是半点都同情不起来:“当年艾风成亲,打了满肚子好算盘要留在京城让小风给他养老;公公出事后她又不甘心伺候,变着法儿的骂和折腾,连二叔都听不下去了。”

  黄淑珍那会儿可能以为艾家要脸面不会当真和她和离吧。

  和离也仅仅是做一个样子而已。

  哪知道,随后就有黄淑英的出现呢,一下就填补了她的空缺。

  而且,这些年黄淑英不仅扶正了,艾长东身体还好了起来,现在双宿双飞京城享福。

  反观她呢,怂恿着艾梨脱离了艾家,母子二人在临化镇上买的一个小院,又娶了一个妾室生了一个儿子,没规没矩的还让下人称呼大少爷。

  这一作法彻底让艾家大院的人凉了心。

  和离了就别再来找她。

  艾梨本就是一个没有本事怕苦怕累的人。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些年一直靠着祖荫过日子,还顠顠然不知所以然。

  结果,离了艾家他什么都不是。

  现在每日里逗鸟打牌,手上有点银子就要到古榆县烟花之地找乐子。

  艾家的家规很严,他脱离了艾家就没人管,所以彻底的放纵起来。

  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全靠着黄淑珍的体己来支撑。

  黄淑珍就拗着艾桔不松手。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方茹气愤的说道:“哪怕她一个人确实过不下去了,艾桔给她钱我也不会在意的,可是,她完全是拿了钱去填窟窿,我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吹来的。艾桔也说了,他不会再给了,我倒要看看,她最后又闹出什么来。”

  “人啊……”温春兰简直没话说了。

  当娘的人一碗水要端平。

  手心手背都是肉,挖了这个填那个能让人不心寒。

  而且,黄淑珍这样做无疑就是无赖的做法了。

  “您和幺叔让我看管着老宅子的那一摊子的人和事,没想到还是出了事。”方茹都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整个古榆县都在看我们的笑话呢。”

  是因为黄淑英找艾桔拿钱,没拿着就在外面破口大骂,说他忤逆不孝,连带着整个艾家都受了牵连。

  “这不是你的错。”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折腾,谁遇上谁就倒霉了:“再说了,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们怎么说。”

  古榆县还是她的地盘,想看艾家笑话的人都无非是一些太闲的了。

  当然,若是想要遮掩着艾家笑话的传出,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新的话题出来。

  “福善堂?”方茹听说过这个名字,这是皇后娘娘创办的专门收容苦难妇孺的地方。

  “是的,我要在古榆县办一个福善堂。”温春兰道:“到时候也是交由你来看管,就是大的方面错不了就行了,其他的事都是由下面的管事娘子来处理。”

  受了皇帝的恩典,温春兰有古榆县三县的封地,收益都是归她的,现在的她虽然算不上富可敌国,但绝对是不知钱有多少的主了。

  正如艾香所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然是皇上赏的,那就以这种方式还予劳苦大众。

  “我原准备在古榆县开一个四方缘药铺的,香儿说我这是断了百草堂和千金堂的门路,所以古榆县就不开了,在其他两个县开一个,也不为赚钱,就是想要给穷苦老百姓一点福利,让他们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温春兰是在沧南看了四方缘药铺的经营理念心里想的。

  “幺婶真是菩萨心肠啊!”方茹感慨不已。

  “说不上。”温春兰抿嘴道:“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也没有必要给蒿哥儿他们仨留多少,留多了反而是祸患,就这样处理了最好。”

  第八百三十三章遮羞布呢

  温春兰怎么也不会想到,古榆县福善堂刚办起来,还没有救助一个真正需要救助的人,管事娘子郝妈妈就说院门外有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