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5节(2 / 2)


  这条路理由拥挤。

  车来车往,大户人家占绝大多数。

  大路旁边也有凉棚。

  “夫人,大姑娘,可要歇歇脚?”看着前方的路,安师傅轻声问道。

  “娘?”艾香歇不歇都行。

  “歇一下吧,喝口茶水也行。”温春兰道:“走了二十里了吧?”

  “回夫人,差不多二十里。”之前一直称呼温春兰为太太的,后来向妈妈说老爷得了官职,太太可以叫夫人了,喊夫人还更正式一下,所以这称呼也就变了:“歇歇脚再走。”

  等马车停下来艾香下来时才知道安师傅之所以让歇下的原因。

  前方有一大队车马将路全都堵了,凉棚里正有一个贵夫人在喝茶,她身后站着好几个人伺候。

  “这是护国公府伍家。”安师傅不比艾长青,他对朝堂武官的家底都都熟:“这次沧南的战役皇上亲点了伍家嫡次子伍二公子伍志帆领兵,想必是伍夫人去大佛寺求平安吧。”

  伍家,伍二公子,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

  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艾香心底生起。

  她们一下马车,那伍家的夫人就起身上马车,一行车队向大佛寺而去。

  “我这一辈子佩服的人很少,但是这伍二公子算一个。”安师傅道:“年纪轻轻,一身武艺了得,还领兵。”

  “安师傅,你认识?”有那么一瞬间艾香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安师傅认识这个伍夫人或者伍二公子,是不是可以走个后门,让他帮忙照顾一下余有庆,比如调他到他身边当一个差兵什么的也比上前线打仗要安全一些。

  “我哪能认识这些贵人。”安师傅道:“伍家剑法出名,伍二公子更是长剑短剑用得出神入化的,他在江湖上甚有名声。”

  名气都是刷出来的,就伍家这样的家世,出点银子造点声势就行了,安师傅别搞错了崇拜的偶像。

  “不,伍二公子的名气不是靠家族庇护,是自己闯出来的,江湖上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安师傅道:“江湖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来不得半点虚假。靠的是实力说话,伍二公子是有真本事的人。”

  第二百六十四章名声在外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厉害也是正常的,也会有比他更厉害的。”艾香不以为然,她很好奇安师傅为何会这么激动。

  “是的,还有比他更厉害的,但是。”安师傅两眼闪着亮光:“你不知道,伍二公子在江湖上闯出名号的时候还不满十二岁,就是现在,他也是我们大夏国最年轻的带兵将领。”

  现在多少岁?

  “只比你大六岁,二十三岁。”安师傅道:“伍二公子从小就跟在护国公身边,护国公见他聪明机灵就刻意的培养他,实际上,他在十四岁那年就曾经有过带兵的经历。”

  “那一次护国公犯了旧疾昏迷不醒,正逢敌人来犯,伍二公子调兵用计,短短十天就打了一场胜仗,护国公醒后高兴不已,说他可继承自己的衣钵。”安师傅对伍二公子的事如数家珍:“那一次不仅仅打胜了,而且赢得相当漂亮……”

  安师傅左一个伍二公子,右一个伍二公子,艾香脑海里突然闪现一人。

  “或许,我见过他的。”当年白爷爷怎么说来着?还说这人是单身,要是自己有意向的话可以拿下,白爷爷还大言不惭的说白家医术的传人配护国公府的嫡次子绰绰有余:“对,我确实见过他的。”

  什么?

  艾香居然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安师傅激动万分。

  “具体长得啥样也不太清楚了。”记得很斯文啊,不过也很高傲,感觉眼睛是长在额头上的:“听你说起他的英雄事迹我还真是对不上号,完全就不是那种概念的人,或许是我认错了。”

  “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安师傅道:“既然是白大夫介绍你们认识的,那肯定就是他的。京城名门再没有第二个伍家了。”

  还真是他的偶像,不会找自己搭桥牵线要签名照吧。

  “原来姑娘和伍二公子相识啊。”安师傅立即道:“希望下次你们相见的时候我也在场。”

  呵呵,果然是痴迷偶像啊。

  “这种希望不大了。”艾香笑道:“听你的口气他是大将军,而我只不过是一介弱女子,沧南离这儿又有上千里的路程,我估计是两个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再不会相见。”

  艾香又没想过要当花木兰替父从军什么的,所以对这个几乎神化的伍将军也仅仅是保持了一份好奇心而已。

  同时也感慨所有的斯文都是装出来的,真的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了。

  凉棚里的凉水是一文钱一碗,温春兰说要喊四碗,艾香不要,最后就只有春兰娘喝了半碗,赶马车的阳大叔和安师傅各喝了一碗。

  艾香不是不口渴,而是有点洁癖,她看了一下这凉棚的设施实在是太简陋了一些。

  所有喝过的碗在木桶里洗一下就拿起来又盛水卖给第二个人,怎么看怎么都感觉不卫生。

  艾香原本劝春兰娘她们也别喝的,可是看她口干舌燥的,严重缺水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二者权衡取其轻者,喝一碗水而已,应该不会那么倒霉。

  “走吧,早一点去早一点回。”喝过水的温春兰精神又来了:“前面的伍家的马车都看不到影子了。”

  伍家的自然是用的最好的马匹,岂是阳大叔这老马旧车能比的。

  说起来自家也有点掉档次了,交通工具都全靠租用。

  经济决定一切,艾香总觉得钱来之不易,花起来却顺手得很。

  上个月洪婶子和方茹又捎了分红共有三十两银子,他们已经计划去徐家湾修新房子了。

  三十两银子修三进的小院子倒也足够了。

  准备十月初九就动工修,冬天的雨水要少一些,修起来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