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节(2 / 2)


  等到午饭时分到,艾叶跑到田里喊吃饭了。

  “大伯二伯,余叔,大哥二哥三哥,……”一直喊了个遍,张大嘴巴喊:“吃饭了,我娘说让你们都到我家吃午饭。”

  都去吃饭,这事儿还真没想过呢。

  “既然饭做好了,就去吃个便饭,不要嫌弃才好。”艾长青连忙请他们一同到山上去:“幸好有你们帮忙,半天就将就这一亩六栽好了,若是我一个人,腰酸背痛也要干好些天呢。”

  “连之啊,你就是一个读书的人,哪能干这些农活呢。”余三道:“等打谷子的时候,我们也来帮忙。”

  “对,到时候也是半天就给你收割回去了。”艾长东连忙道:“人多力量大,余三兄弟你们都是好本事。”

  “艾大哥说笑了,我读书不行,先生当年就说过我没有资质,只能写好自己的名字能算点帐就行。”余三笑道:“读书不行,那就干活,这样才能活命。像连之,先生说他有天分,他日一定能学有所成。所以一定要好好读好好考。”

  第九十七章知人待客

  搬到山上好三年多了,还从来没有招待过客人。

  满满一桌子人余有庆和艾虎还挂着角落,温春兰母女仨直接在厨房里吃饭。

  土豆烧的是肥肠,肉就炒了蒜苗回锅,另一部分肉是卤肉,凉拌了猪肝,还有骨头就炖了一锅的萝卜汤,炒了一个菜心,又凉拌两碗地丁草;一碗蕨菜,香椿炒蛋一碗。

  “师妹,你真是太客气了,整这么多菜干什么呢?”余三对最后端了两碗凉粉上桌的温春兰道:“我们又不是外人。”

  “呵呵,老幺,你们搞得像席面一样了,桌子都放不下菜。”看着桌上的肉菜艾长东真的是惊讶了,多年不见,老幺发财了不成。这规矩真正比得上那做酒席的样了。

  而且,装菜的都是大碗,份量还很大。

  “难怪老幺长胖了,可见平日里的伙食定然不错。”艾长西笑道:“叶儿娘做菜还真是好本事。”

  说艾长青长胖了,大家都觉得是长胖了。

  “心宽体胖,连之日子越过越舒坦。”余三笑道:“这就对了,啥事都放宽心一点,该是你的跑不掉,连之,明年你一定会考中的。”

  “老幺读了这么多年,肯定没问题了。”

  “就是,老幺,你要是中了秀才,那就是有功名的人了,咱老艾家也就能出人才。”艾长西连忙点头。

  “呵呵,好,我会努力。”艾长青道:“来,吃菜吃菜。也不是什么好菜,这几样可都是野菜,春兰时常找了些回来添个新鲜。”

  实际上是粮食一家人填肚子的,换一种说法说出来还真是文雅。

  “这土豆好吃。”艾长西想着昨天吃的土豆烧肉,今天又是烧肥肠,吃法还挺多的。

  “爹,这个凉粉可好吃了。”艾家的人在和土豆烧肥肠奋战,余有庆却让爹吃凉粉。

  酸酸辣辣的,吃得人胃口大开。

  “艾叔,同样是炒蛋,咋您家的这么香呢?”余有福吃了两筷子笑着问道:“我炒蛋都吃腻了,还是春兰姨厉害,吃了还想吃。”

  余家的娃说炒蛋吃腻了,这话没人信,他家多有钱还差不多。

  “家里鸡多下蛋多,没钱买肉他娘又笨,不像师妹这样炒这么多菜,每天都是炒菜,让几个孩子都吃够了。”余三笑道:“回头让师妹教教他娘。”

  这一下艾长东艾长西都没再有疑问了。

  是说余有庆到山上帮工还自带生活,不要工钱只想学点知识,却原来人家家底不错,蛋都能吃腻了。

  余三一口一个师妹叫得怪亲热的,这一家人感觉比自家还亲呢。

  艾长东也好艾长西也罢心里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能比余三差,往后一定要和老幺家打好关系。

  原本一天的活人多半天就干了,吃过午饭纷纷告辞回家了。

  “余叔叔,您等一下。”艾香听说余家人经常炒菜都吃腻了的时候决定教一招给他:“路边有一棵香椿树,你等会摘一些新芽回去炒蛋。”

  另外,又将蛋可以做蒸蛋的事一并告诉了他。

  “还有,可以做盐蛋的。”只不过做盐蛋要废点材料:“将蛋在酒里滚一圈,然后在盐里滚一圈,放进坛子里封好,七天就可以拿出来煮好的蛋里还有盐味,味道不错;另外呢,也可以煮茶叶蛋、卤蛋。”

  卤蛋最简单,将蛋放在卤水里煮一煮就行了。

  “行,香儿,回头就告诉你婶。”余三对艾长青道:“连之,你真是好福气,香儿能干又聪明,师妹教导得真好。”

  艾长青这会儿就含笑不语,也不再谦虚,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好福气。

  妻子贤淑美丽还能干,知人待客简直没话说。

  就像今天吧,他自己都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帮忙。

  自然也就没想过要煮十个人的饭菜,可是,今天中午却是满满一大桌子的菜,吃得人人都夸赞。

  “我哪能这么能干啊。”温春兰后来笑着对艾长青道:“香儿长大了,在我们家,我也顶多是一个打下手的人了。今天的菜都是香儿做出来的。”

  艾长青更是高兴不已。

  “爹,还有我,我也帮姐姐烧了火,帮娘择了菜,蕨菜还是我去山上摘的。”艾叶觉得论功行赏她也有一份的。

  “好,爹的叶儿也长大了,叶儿也能干了。”艾长青笑道:“咱们家的香儿叶儿都像娘一样能干了。”

  艾香一下就牙疼了,书生爹还真是好本事,时时处处都不忘记讨好妻子。

  余有庆也跟着回了余家,不仅仅余家要栽秧子,还要挖土豆去卖。

  “土豆还真是一个好东西,只要不发芽随便放,慢慢卖都行的。”艾长青道:“我们家卖得少,让余家先去卖。”

  一个镇上有一家卖就好了,多一家那些人就会比较,什么没有别家的大,没有别家的好,价格也要压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