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2 / 2)


  白家世代祖传的杏林之术难不成就断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当这个丫头毛遂自荐说想要跟着自己学医,又知道她是温老头儿的外孙女时就动了一下心思。

  白氏祖传医术,传内不传外,却没规定传男传女。

  内外的别区也不过是一个姓氏而已,只要她乐意在行医的时候姓白,这就不是问题。

  又是一节一节的,不过是细细的小空筒,白艾一下就认出来了。

  “节节草。”这种草在田边土角长得可多了,农民们都说这是一种滥贱的草药,说是牛都不吃。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草也是一种药。

  “又名土木贼,锁眉草。”乡下的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会去扯了,一节一节的扯开然后夹在眉毛上,特别好笑。这种草四季可采,割取地上全草,洗净晒干就是药:“具有清热利尿,明目退翳,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肝炎,咳嗽,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等。”

  白老头儿一连抓了五味药,白艾都能准备的辩认出并且说出功效来。

  “果然是温老头儿的外孙女。”白大夫最后不得不将功劳功归在温先生的名下。

  白艾心里抽了抽,温老头儿死的时候原主还没有影子,或许这是遗传基因?

  不过呢,白艾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老爷子的肯定,真正的功劳该归功于自家爷爷的严厉。

  他也和这个白爷爷一样,时不时的要考校一番,要是不对的话就坐着不理自己,半天不吭声,那感觉比抽打都还要难受。受过两次爷爷的冷暴力后白艾更是勤奋万分,此后考校的时候再无差池。

  爷爷的脸上由没有表情慢慢松动。到最后还有了笑容,大约也是因为看到了希望的原因吧。

  可惜啊……

  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后爷爷会不会为自己伤心难过。

  或许不会,爷爷总是说,人的来去都是由天定,大夫能治的是病,并不能治命。阎王要你三更死,你活不过五更天。

  白艾有点惊讶的是,爷爷很信道。

  爷爷说,中医又叫岐黄之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黄帝内经》则是源自黄帝与广成子对话,广成子是道家元老,所以中医也源自《易经》。道教与中医同根同源,都是《易经》所载规律的应用,只不过道教是养生,中医是治病,他们依托于同样的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基础。为此,在服中药上,会有忌之说。

  第三十一章被人嫌弃

  “真正的想要做一个好大夫,不是认几味草药,懂点药理就行,还要知其精髓……”白老头儿没有教白艾行药理开药方,却是说了一番高深的道理。

  白艾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的认真听着。

  这一点上,白爷爷比自家那位老古板还要精通,她甚至借了白笈面前的笔墨纸砚一笔一画的写起了笔记。

  归纳总结了一下,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核心理念。中医要恬淡虚无;顺应天时;以平为期;治未病;德全不危。白爷爷历数名家,奇怪的是白艾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在她有限的知识当中,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是中医发展史上的名家,但白爷爷所数的名字里却滑他们。不过,他说不能数典忘祖这话自家老爷子也提及过,受的熏陶多了,让白艾立下了宏伟大志:当年的她想要为中医在新时代的振兴做出一点成绩。

  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

  看着自己的笔记,或许这也是一次机会。

  “我看看,你写的是什么鬼东西?”冷不妨,白爷爷伸手夺过了她面前的纸:“这就是你写的?”

  毛笔字,是有点上不得台面,不过,比起同班同学同龄人来说,她已算是佼佼者了。

  想现代因为电脑的兴起,做工作几乎都不动笔,能让人称赞的仅仅限于签字的名字而已。

  “你这字写得……”白老头儿冷哼一声:“出门别说和我有关系!”

  啊?

  自己被嫌弃了!

  白艾有点不服气,抬眼看了一下老爷子面前,笔墨纸砚全部都没有,什么也看不见。

  这老爷子,除了有人看诊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瞌睡。

  “白芨,甩一张单子给她看看。”白大夫大约知道白艾所想内容:“以后每天练一个时辰的字,写不好不准出师。”

  一个时辰,那就是两个小时啊!

  白艾简直生无可恋。

  她现在很忙的,要忙着挣钱买粮食;要忙着识药捣药还要忙着学配药开药方,哪有时间练字啊。

  白艾有一种被老师严惩的感觉。

  不过,当她看着白爷爷的药方后心里各种小心思就收敛起来了。

  这哪是一张药方,根本就是一幅艺术品。

  上天啊,让自己带着白爷爷的药方再穿回去吧。

  不说多了,这幅字肯定能卖几十万的。

  古人真正的是内功深厚无比,随便一个大夫摆在现代都堪比大师!

  一个时辰就一个时辰吧,白艾想着自己要是学不会白爷爷行医的本事,学了他写字的几分功力也是一种幸事。

  不过,练字要花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钱。

  笔墨纸砚都得花钱买,就艾家那家底儿根本不够看。

  余有庆都需要自带伙食,她再浪费了可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