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344节(2 / 2)


  这本集子就顺理成章地被钟佑霖送到了公孙佳的案头。

  钟佑霖抱着集子找到公孙佳,公孙佳正对着巨大的舆图沉思,她的身后站着余盛、单宇、凌峰等人。几人转过身来看他,钟佑霖不由产生一丝羞愧——这些人个个比他年轻,都在干着国家大事,只有他,弄些文字小巧。

  公孙佳与钟佑霖一向亲近,这是一种与钟源不同的亲近感。她笑道:“八郎来了?坐。”

  钟佑霖忙说:“你们忙、你们忙!”

  公孙佳已率先坐下了,其他人也换了一副轻松的面孔,都很快乐地看着他。钟佑霖是个妙人,说他天真,他其他看得懂很多事,说他世故,他又一直有着一颗真心。说他无能,日常少了他总觉得缺了些什么,说他能干……他又真的没干成过什么正经事儿。

  难得的是,单宇这样的刻薄鬼都觉得他人还挺不错的,不是那等会拖公孙佳后腿的傻货。

  单宇笑着问:“您又有什么好东西给咱们看呢?快拿出来吧,都等着呢。”

  钟佑霖红着脸,将文集拿出来,又喃喃地解释:“那什么,我看他们写得还不错……”

  余盛显得十分精明,对公孙佳道:“阿姨,他们终于顶了一回用了啊!找几篇好的,易于传播的,刊刻传播出去嘛!”舆论战啊!不说他都要忘了!余盛一旦想起点什么来,嘴就闲不住了:“单翁翁一直散布南朝的坏话,效果就不错。现在该说说咱们的好话啦!夸一夸小姨父勇猛啦!夸一夸您爱民如子啦!对对,还有咱们的军纪啦!宣传一下投降不杀啦!”

  等他说累了,凌峰才又添了几句:“再拣几篇其中文采好的,在仕林之中广为传颂!”

  公孙佳点了点头,这两人的话分了两个层次。凌峰主要针对的是南方的文化人,大部分能读得起书、读得懂这些名士文章的,都得是家有余财支持的,才能学得比较高深。名士名篇的影响力会非常大。余盛说的是全局,影响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写得更简明一点。

  钟佑霖还在反省:我白活这一把年纪啦,就知道玩儿,我这儿玩的东西,他们这些年轻人看了就能想到大事上去。惭愧惭愧!

  公孙佳伸手在他面前晃晃:“八郎?”

  “啊?哦!”

  “这事儿就你来办吧,你与他们也熟呀。”

  钟佑霖先是兴冲冲拿着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来献宝,接着又反省自己废,最后竟领了个差使!文集扣下了,他抱着公孙佳现写的一张条子走出大殿,人还是懵懵的——啥?我也有事干了?

  也……行吧!

  钟佑霖干这个事是有经验的,还活在雍邑的名流,他熟啊!旧京变乱之后,许多人跑到雍邑,好些名士也不能维持着昔日的派头了。容符等背后有大家族的还好些,一些家族被屠杀的人就生活艰难,还有一些本身出身就不太高,只身游历的,处境就更惨了。须知,盛世之时,靠嘴皮子、笔杆子讨生活就容易。到了乱世,这些就不大顶用了。

  钟佑霖不一样,钟家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可谁叫他们还是新朝的新贵呢?亲人死了一些,权、财、势还在,经常接济一些“名士”,有理由的时候也开点诗会,给他们提供点表现的舞台。

  现在他要做事,名士们也是云集响应。

  钟佑霖十分慎重,收了的集子先自己审,然后找到了余盛,让他帮忙挑。众所周知,这两个都是学渣,他们只会八卦。两人凑到了一起,只会挑一些不错的题目。内容写得怎么样,他们俩搞不清楚。只好把筛完了内容再拿给公孙佳看。

  公孙佳从中挑出一些她认为适合传播的,再让他们把剩下的拿给容逸去挑文采好的。最后定稿,散播出去。

  钟佑霖内心不安,再三向公孙佳确认:“我这,不会耽误你的正事儿吧?”他又不是蠢,到现在哪能还回味不出来当年表妹给他出集子那是在捧他?他很怕现在又占用了表妹的宝贵时间,在大军进发的时候再为他操心。

  那可真是太让人难过了。

  公孙佳道:“这也是正事。”

  钟佑霖更不安心了,问道:“我都知道了,他们写的文集里也有的,你为大军出征操心太多。普贤奴说,单这抚恤一项,就十分耗费人力……”

  公孙佳道:“我,我是有的。”

  钟佑霖还是不信:“真的?”

  公孙佳笑笑:“打我镇守雍邑开始,就推广学校了。就算是盖第一间学校时刚出生的孩子,长到现在也成年了。”

  打从营建雍邑,她就不但在雍邑办学,雍邑周凡能影响到的地方,她也推广学校。后来,她就借着权势在整个北方推广。不但提供推广学校,还用了科考取士。哪人才的积累到现在,说有经天纬地之才、拿来就能扭转乾坤,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毕竟政治智慧是需要积累的,但是说识文解字、能写会算,熟谙基本政务,这样的人是足够的。

  “还够分出一波南下哩!”

  钟佑霖咂舌:“那我就放心了!”

  他一向心大,真就放心等着捷报。南下诸人也没有让雍邑失望,一个月后,元铮、妹妹抵达了贺州城下。

  元铮与妹妹将贺州围得像个铁桶一般,摆明了要困死他们。章砳发出的勤王诏书基本送不出城,只有两、三封经由勇士深夜垂绳出城,侥幸送走。然而拿到了求援书信的人也无力再分兵救驾——钟源从左路南下,连克几十城。薛维也不甘示弱,转战两千里,势如破竹。

  贺州城内十分绝望,章砳无奈之下发出了求和的国书。

  元铮回了他的信——你可以投降,保证你的人身安全,但是梁平必须死!他是京师叛扰的罪魁祸首!元铮列了一个名单,梁平、海七星等直接参与章嶟复位的,必须斩首,他们的家眷必须下狱。

  照着这个名单来,贺州城内就无人能够领兵了。不照着这个名单,那你们就一起被围到死!

  章砳急惶无计,周廷等人却密谋杀掉梁平、海七星,将他们的人头当做投降的敲门砖。

  元铮与妹妹并不着急,他们俩与霍云蔚杠上了!霍云蔚被章砳罢黜之后,跑去给老章家看坟。章家祖坟的旁边,是他爹的墓。陵墓都在远郊,霍云蔚本人没有被困在贺州城内,大军到时没有动这陵寝,却连人带坟一同围了起来。

  元铮与妹妹先祭了一下钟家的祖坟,看看这祖坟好像已经恢复了过来,叫了人来一问,是霍云蔚事后给修复的。两人再去见霍云蔚。

  霍云蔚没有寻死觅活,他还有一件心事——章嶟挖别人家祖坟,现在败了,万一章家的坟给刨了,怎么办?他得守着,守到最后得到一个结果,才能放心去死。

  元铮对他是很客气的,告诉他:“旧陵一应不变。舅母还说要回贺州,您知道的,我们一向承蒙舅母爱护,对舅母是很尊敬的,怎么会让舅母失望呢?还有,请您务必回一趟旧京,您的大才在此隐居是可惜了。”

  霍云蔚想,公孙佳总归是要看贺州老乡的面子,且她外祖母是靖安大长公主,确乎不至于刨了章家的祖坟。至于去京师,他这几十年来来回回地折腾,心气也没了,执意要隐居在贺州。再逼他,他就要上吊了。

  元铮还有耐心磨着,妹妹在霍云蔚面前就是个熊孩子,她说:“你要死了,我就让章砳为你陪葬。”

  虽然被元铮骂了两句,妹妹依然坚持:“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王八羔子骂了咱们家多少回了?早就想办了他了!”霍云蔚活也不是,死也不是,元铮看着都觉得他可怜,写信问公孙佳:怎么办?要不我把他绑回来?

  公孙佳回了一封信,中间夹了张纸条给霍云蔚:你不想来看看太宗的陵寝吗?

  太宗的陵寝怎么了?霍云蔚与章熙感情最好,不由揪心。因这一句话,他决定:“好,我去!”

  就在他北上的当天,贺州城里突然乱了起来!先是喊杀声,接着是火光渐渐烧了起来。然后是城墙上有人垂绳往下跑,有些人摔死了,有些人落地之后跑出不远反被城上射来的乱箭所杀。好一阵儿,城门打开了,男男女女开始往外跑。

  元铮与妹妹吃了一惊,急忙回营整顿,并且下令:“关闭营门!不许出击!”先稳定下己方。再点兵结阵,一点一点收缩包围圈。一面选派大嗓门的士兵敲锣高喊:“就地蹲下,不许动!乱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