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三一章肃然起敬(2 / 2)


  “大人,慕羽以为这位卑或许言轻不假。但小人物倘若真有雄心壮志,未必不能使得日月换新天。”

  ……

  齐慕羽和杨善的这一长谈足足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而他二人到底谈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他二人之外,恐怕无人得知。

  因为绿鸢,柳嫣严令,决不许不相干的人上三楼来,否则,严惩不贷。

  而她二人就算是代替店里的伙计端盏换碟,也是匆匆而进,急急而出,决不在里面逗留片刻。

  终于,那紧闭的门被拉开了,里面的杨善发出了无比爽朗的笑意:“奇才,慕羽,你不愧是我大宋的旷世奇才。”

  “慕羽,只可惜杨某老了,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冲劲和干劲,慕羽,今后我大宋的将来就要依仗你这样的年轻人了。”

  齐慕羽含笑点头:“慕羽定当竭力。”

  没错,他齐慕羽一定会竭力的。

  像杨善这种狡诈圆滑,恬不知耻的人都知道忧国忧民,都为自己有心想做什么但却无能为力而悲愤不已。

  而他齐慕羽又岂能真的做到冷血无情?我齐慕羽哪怕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蝴蝶,我也要不停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或许真能引发一场海啸也不一定。

  齐慕羽笑盈盈地接过绿鸢递过来的一碟包子:“大人,这包子是本酒楼新研制出来的特色面点,请品尝。”

  “包子?”杨善愣住了。

  看到这的大家也许会纳闷,这杨善既然身为扬州知府,难道连包子也没见过?的确,北宋的时候,面点的制作已经到达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这各种馅料的包子也是纷纷出现。

  可是齐慕羽的这包子却与这些都不同。

  在北宋,人们想当然地这既然是包子,当然是蒸的。可是齐慕羽这包子却偏偏是煎的。不错,齐慕羽如今端来的包子正是后世鼎鼎大名,差不多已经有一百年历史的上海生煎包。

  上海生煎包以皮酥、汁浓、肉香、精巧闻名。

  由于皮大,馅大,还包进了滚烫的鲜汤,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堪称是一绝。

  在齐慕羽的指点之下,食用了生煎包的杨善更是眉头舒展,连连称妙。

  ……

  经过和齐慕羽的一番长谈,杨善心头的阴霾被彻底荡去,此时在他的笑意之中,更多的是一种意气风发。

  “咦?你的酒楼也有说书之人?”

  齐慕羽点头:“的确。”

  其实齐慕羽本来是没打算在酒楼里捣弄人说书的,毕竟袁义的茶馆已经有了说书先生,倘若自己再这样的话,恐怕会让袁茜恼怒。

  可是虽然齐慕羽本意是不想做的,但奈何几个月前为吓唬柳嫣,说了一段聊斋。

  这下倒好,‘独一家’酒楼的东家齐慕羽能讲稀奇故事的事没几天就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