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想种田第71节(2 / 2)


  桐月浅浅一笑,说道:“我无所谓后悔不后悔,爱情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疲惫凡庸生活的一个念想,有更好,没有也行。这多年来,好像一个人都已经习惯了。”如果身边没人在催逼,她倒真的无所谓了。虽然,她的内心没有荷月那么强大,但她承受孤独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桐月回城之后,又开始忙碌起来。

  江星月比她更忙,现在整个明州城被她治理得清平安定,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已经是她到任的第二个年头,到到了明年就是她的升迁之际。如果她没有得罪朝中要人,在第三年不出任何大的差错,她的下一个职位有可能就是布政使,也可能是平调为别州知府。所以,江星月最近特别关注京城的最新动向和消息。而京城的变化也十分频繁,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对她们来说,有一个大好消息:先前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皇子被立为太子。而柳大人先前曾做过十八皇子的老师。朝中有人见风使舵,便有人替柳大人翻案。如今柳大人已经出狱,名义是在家消息,实则是在等待时机。当然,秦家父子也在疯狂反扑,但是,由于十八皇子和他的母妃的原因,秦家父子已经渐渐失去圣宠。朝中各大官员蠢蠢欲动,摩拳擦掌。

  这下,江星月也不用避讳,立即让人将柳栖白从岛上接回来。

  两人通宵达旦地商量对策写奏折,江星月没有仔细对桐月说明奏折的内容,她只说了一句:“此次,秦相必死无疑。”

  桐月讶然,随口反问:“难道你们给他安的是谋反和叛国通敌的罪名?”

  这次轮到江星月惊诧了,“你是怎么想到的?我们商量的给秦贼定的罪名就是作乱、通倭。”

  桐月笑笑:“猜的,因为无论哪个皇帝都最忌讳这两条。”

  江星月望着桐月叹息,“你比我以为的还要聪明。”

  桐月却不这么认为:“我只是有些小聪明而已,而你不一样,你是有实际才能的人。”

  她也许有些口头上的聪明,但江星月拥有的却是切切实实的执行行。

  别小看执行力,它就是马云和马大炮的分水岭。在知识爆炸的时候,懂很多道理并不稀奇,但照样有很多人仍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知道和能做好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

  江星月见她是真心诚意的夸奖,也就笑纳了。随即,她状似无意地说道:“柳栖白可能这几日就要动身了。他说,有一些事情他必须要去做。”

  桐月随口答道:“他是该回去了。”

  江星月观察着桐月的神色,摇头不语。

  三日后的清晨,柳栖白起身回京。江星月派了几十个最精干的侍卫护送他。

  荷月和他的兄弟们也来了。

  她自告奋勇地要跟着去。江星月微笑着望着柳栖白,柳栖白淡淡一笑,道:“也好,有了她会更安全。”

  荷月十分兴奋,大声说道:“谢谢姐夫。”

  众人一片其乐融融。

  荷月趁机问柳栖白:“柳大哥,你这次回京会不会娶那个顾小姐?”

  柳栖白不解地反问:“她是谁?”他问完才恍然明白对方是谁,她就是那个在婚礼当日拒了白佑林的顾小姐。

  荷月还没得到这个确切答案,明州城的其他官员也来为她送行。

  桐月远远地站在一边看着这场热闹。柳栖白一袭简素的青衣,气质如水碧天青一样的脱俗清雅。桐月一直觉得奇怪,为何跟他单独在一起并不觉得如何,一旦他身处人群中,总会显得那么引人注目。

  她在人群外望着他,柳栖白也在群中寻觅着什么,当他找到她时,她正在看他。两人隔着鼎沸的人群,彼此深深地凝望着。桐月看了他一会儿,转身,离开,动作毫不拖泥带水。她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柳栖白为之愕然和茫然。

  作为侍卫的荷月立即站前替他解释这个动作的含义:“我姐其实是舍不得你。”

  柳栖白含蓄地微笑着,荷月又小声补充一句:“她肯定不开心,到嘴的鸭子要飞了,能开心吗?”

  荷月还想再说什么话,却被李江劝住了。李江小声道:“别多话,这叫此时有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有学问人的脑袋跟咱们的是不一样的。”

  荷月倒真听得进去劝,便什么也不再说了。

  荷月做为侍卫真的尽职尽责,话不多说,十分注意安全,有危险她先去查看。这一路,柳栖白是顺风顺水。

  几天后,他不知怎地突然想起自己欠荷月一个回答,然而他并没有通常的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荷月:“关于顾小姐的问题是你想问的吗?”

  荷月正要回答说当然是自己问的。这时李江不知从哪儿绕了过来,对荷月挤了一下眼,荷月立即会意,她清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道:“其实是谁问的不重要,答案才最重要。”

  柳栖白一直没告诉荷月这那个答案,她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

  ☆、第一百零八章 风起

  第一百零八章风起

  柳栖白跟荷月离开后,桐月的日子仍然照旧。明州城比两年前更加繁荣,整日车马喧哗,船舶来回穿梭。桐月的生意又扩大了不少,她没有置办田地房屋,只是将原来的两条船卖掉,换了一条新式的、最结实的大航船。可容纳数百人的那种。

  堂姐端月对她的做法很是不解,她觉得人有了钱就买买田置屋,田和房子不会跑啊,怎么能买船呢?

  桐月也没有向她解释,她本身就是一个没安全感的人。在这个时代感觉更甚。当她有了钱时,她不想在家乡买地建房,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她说她要进城;可是在京城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买房,在明州还是。直到这时,她才察觉到真正的心结:她的心灵一直都在脱离这个时代,像一滴飘在水面的油一直都融入不进去。她觉得无论哪里都不是她真正的家园。

  她和江星月都在为各自的事情忙碌。令人可笑的是,江星月因为明面上休了端月,没过多久便有许多媒人上门提亲。江星月真是无言以对。她跟端月商量着,准备过些日子还把她接回来,但休书依然留着,以防万一。

  端月又建议她把江母接回来,说这都两年了,她的气也该消了。而且,若是母子不和,被有人发现来个弹劾她不孝会对她的仕途不利。毕竟,这个社会还是十分重视的孝道的。江星月其实早就挺思念母亲,但又怕两人见面又起争执。她想了想,决定派一个可靠的下人去看望母亲,探探她的口气。如果她愿意就接她过来。如果不愿意,她就打算趁着卸任时顺便回去一趟。

  江星月刚处理完这件事,就得到从京城传来的最新消息:夏御史率先上书弹劾秦相,他一带头,众臣群起而攻之。有弹劾秦相侵占民田、残害百姓的,也有弹劾他贪赃枉法的,奏章如同雪片一般飞到皇上的御案,这些都还不算致命,但其中最犀利最致秦家父子于死地的是一封弹劾秦家父子谋乱和通倭的上疏。这封奏章写得有凭有据,条理清晰。奏章中说秦府有巨大的地库,里面私藏兵器。通倭的证据,是从俘虏的倭人中审问到的。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秦世容身边就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倭人。一时间,朝野震惊。皇上龙颜大怒,当即命令新立太子着手调查此事。

  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秦家的地库里确实藏有大量兵器,还有不少良家民女甚至年轻美貌的男子,他们都是秦世容的禁脔。

  秦相谋反通倭的证据确凿,再加上民怨沸腾,皇上下令查抄秦府,家产没少,秦相投入大牢。而秦世容则流放岭南。消息传出,百姓奔走相告,万民欢腾。

  秦相年老体衰,入狱不久就死了。至于秦世容,他没出京城多久就被人给砍死了,官差只找回了他的一条腿。秦家父子如此下场,以前跟着他们走得近的人自然也没有好结果。许多人被抄家或是丢了官,还有不少人丢了命。连着白佑林也跟着遭了殃,被关在牢中。

  桐月听罢只是深深叹息一声,也不知说什么好。

  她在给荷月写信时,附注了一句:把那五百两银子还他吧,打点狱卒,让他过好些。

  她为他能做的只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