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想种田第43节(2 / 2)


  杨东子一言不发地将两人手中提的东西接过去。

  桐月笑着和杨东子打招呼:“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我中午回来的。学堂放了几天秋忙假。”

  四人边走边说话。不一会儿,梅月便乖觉地带着荷月落在了后面,前面只剩下了桐月和杨东子。

  两人静默无声地走着,桐月觉得这样沉默似乎不太好,就主动找话题聊。

  比如大伯大娘怎样?学堂里的生活怎样?最近又学了什么东西。杨东子虽不擅长主动找话说,但桐月有问他必答,而且答得很仔细。

  因为有了杨东子帮忙提重物,再加上多了两人壮胆,这后半段路轻快了许多。他们到村口时,村庄上空生起了袅袅炊烟。暮霭沉沉,新月即将东升。整个村落一片宁静祥和。这大概就是诗人歌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吧。

  杨东子帮着桐月把东西提到林家,正好杨东子的妈此时已吃完晚饭来林家串门,一看见儿子和桐月一起进来,脸上便掩饰不住的笑意,她笑吟吟地看了看白氏,白氏赶紧道:“你家东子真是热心,一听说荷月要去接姐姐,非要陪着去。”

  杨东子的妈咯咯一笑:“应该的应该的。以后,有活尽管使唤他。”

  白氏含蓄地笑笑。

  桐月不知道两家父母达成了什么共识,反正从那天开始,她觉得杨大山夫妻俩对她热情了许多。看她的目光也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杨东子来林家的次数增多了,每次来了,话不多说,有活干活,没活找活干。刘二虎也是这样。杏月见了刘二虎便是一脸羞赧甜蜜,两人很少说话,但每当刘二虎在家吃饭,杏月便比往常更舍得放油,也只有这时候,她才不说桐月费油、浪费之类的话。

  桐月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道:“怎么我觉得二姐有了人家之后,我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

  梅月笑着安慰,荷月则是直接补上一刀:“你根本就没有地位好吗?”三人之间的对话恰好被折回灶房的杏月听见,她放下东西便开始追着桐月打。梅月劝,荷月则是煽风点火。直到刘二虎送柴禾来,杏月才不得不罢手。

  刘二虎大概知道了什么,不过,他很聪明的假装什么也没听见,看了一眼姐妹四人,又悄悄地走开了。

  过了几天,白氏含蓄地对桐月提起了杨家的事。暗示她杨家可能对她有意,叫她注意些言行。

  桐月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有些惊讶,“真的?是他们真这么想,还是你们猜的?”

  白氏道:“当然是他们先提出的。”

  桐月自嘲道:“我还以为我这样的人入不了他们的眼呢?”因为她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白佑林的家人对自己的评价。后来,她拿这件事跟好朋友讨论。

  两人讨论的结果是:越是底层的男人和他们的家人对女人的要求越原始,他们只要求女人能生养能干活还温顺听话就行了。什么情趣爱好,思想独特,有什么用?他们根本不懂。所以,她才奇怪,杨伯夫妻竟然会看上自己。不过,也有可能,他们对自己还不算了解。

  白氏没听明白桐月的意思,以为她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杨东子,于是她赶紧安慰桐月:“你咋能这么想?虽然你比不上你二姐和梅月听话老实,但也不差啊。”

  桐月莞尔一笑,也就没再多解释。

  白氏又道:“你别嘻嘻哈哈的,我给你说的,你可得放在心上。东子挺不错的。跟你差不多大的,也就数他出挑。不然,你还想找什么样的?”

  桐月照例又是敷衍。

  白氏以为她也对白佑林有想法,于是又苦口婆心道:“你是不是还想着白少爷,我实话给你说,他可能是认错人了,你姨妈……”

  桐月收起笑容,赶紧接道:“我明白,我对他没有想法。”

  提及白佑林,桐月的心绪又开始复杂起来,她那时与凤凰男那可是同一个时代,还受到同样的教育,可是不照样有很多观念都不合吗?她和杨东子真的可以吗?

  不可否认,做为一个邻居,他还是很不错的。热心仗义,明理通达。可那又怎样,白佑林做为同事和普通朋友还很不错呢。

  不过,她并没有直接拒绝白氏的提议,略顿了一顿,方说道:“你让我好好想想。”

  白氏舒了口气:“你想通了就好。”

  白氏和林老实大概觉得桐月的亲事已经有了谱,接着便开始张罗梅月的亲事。

  因为有着当过童养媳的经历,梅月的婚事十分曲折。

  梅月勤快能干,性格温顺,长相不错。这些优点深得男方父母喜欢。可是一提到她的过去,做媒的人便直摇头。来说媒的不是有缺陷,就是死过老婆的。白氏和林老实还没开口,就被桐月给赶了出去。

  但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因为做媒的越来越少了。林老实和白氏每日里唉声叹气。梅月一天比一天沉默,桐月的脾气也是一天比一天暴躁。

  光阴荏苒,转眼间,时序已从秋到冬。杏月的婚事提上了日程。因为刘老爹近日身子不大好,言里言外想在入土前看着儿子完婚。林家自然不好再拖下去。林家商定,便在今年冬天成亲。

  这下,林家上下一片忙碌。林老实和白氏暂时顾不上梅月的事。

  杏月成婚在即,江星月得知消息后,便让人给杏月捎回了一份贺礼并桐月的一封信。

  ☆、第六十五章 矛盾

  第六十五章矛盾

  这封信是以桂月的名义写的,桐月不用拆封就知道是江星月写的。

  信写得很长,江星月先是讲述了她最近的经历。比如在书院的读书生活,游览附近名胜的感触等等。其中还讲到她府中的下人捡了一名女婴,加上桂月生的那个孩子,她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桐月读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江星月自然又关心起桐月的事来。说自己听桂月偶然提起,她这个堂妹也到了成亲的年龄。她才猛然醒悟到桐月该成亲了。又说恐怕她在家乡不一定有合适的人选。她有心帮忙,但又鞭长莫及。因此她建议桐月若是抽得出身,可以上京一趟,一来浏览一下上都风光,长长见识;二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青年才俊;三是两人可以好好聚一聚。说实话,一和三的诱惑对桐月比较大。这几年来,她一直忙于生计,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隔壁县城。现在手头宽裕了,年龄也够了,家里也没什么太值得挂心的事,出去走走也好。还有就是两人已经三年没见面了,虽然中间有书信往来,但总不及见面畅快。

  桐月很快就下定决心,准备等杏月的婚事一了就上路。

  她暂时没跟爹娘提,省得他们大惊小怪,只对梅月和荷月提了几句。荷月举双脚赞成,而且还要跟着去。梅月则是迟疑片刻,摇头道:“你们两个去吧,我留在家里。下回咱们再一起去。”桐月还想再劝,见她态度坚定也就罢了。

  杏月和刘二虎的婚期定在了腊月二十。现在是十一月初十,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的杏月基本不再做家务,她每天在自己房里绣嫁妆,还要给婆家的亲戚做鞋子绣荷包等等。桐月担心她累坏了眼睛,便顺口说道:“二姐也不要太累了,实在来不及,就去县里买几样。”

  杏月却十分不赞同她的话:“这是我的嫁妆,哪能去外面买?”说完,她又拿出姐姐的款来教育桐月:“三妹,不是我说你,你现在这么大了,针线女红也该上心了。你总不能临上轿再去学绣花吧。”

  桐月仍旧是嗯啊地敷衍几句。不是她不想学,是她真的手残。再加上,她觉得这些东西反正都能可以买,也就没用心去钻研。到现在她还做不好一双鞋。白氏和杏月时不时地为此发愁。不独如此,两人还时常在外人面前替她遮掩。以至于到现在大家都误以为桐月的女红水准即便没有两个姐姐好,但也不会太差。因为她娘她姐她妹都很手巧,她没道理不会啊。桐月总不能挨个去解释吧。

  桐月没有按照杏月的要求去做,却来要求杏月配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