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想种田第40节(2 / 2)


  三人在白家歇息了半个时辰,桐月怕家里人担心,也不敢多呆。白佑林派了一个小厮送他们回去,另外又送了许多东西说是给他们压惊。

  在傍晚时分,四人到了家。

  众人见荷月安然归来,俱皆感慨不已。一听说是白家帮忙找的,也就了然,连说怪不得。

  白氏和杏月见了失而复得的荷月,又是哭又是笑的。

  一家人在众乡亲的簇拥下回了家。

  隔了两日,白家的小厮又来了一趟,一是告诉桐月那贺老三和他的同伙苏醒了。两人对拐卖孩子的事都供认了,其他与桐月说法基本一致,唯独在络腮胡子怎么死的事上不一致。那黑汉子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别的同伙。而贺老三却咬定说是桐月杀的。此案僵持在了这里。

  桐月本来还有些担心,没料到仅仅两日后,事情峰回路转。原来,那黑汉吃打不过,终于承认自己有同伙,而且还供出了几个同伙的名字,有的在本县有的在外县,他们不独拐卖孩子还拐卖女子,此案已引起了一些轰动。众人对这些人恨得咬牙切齿。特别是那些妻女孩子被拐的人家,哭求着要求官府严办。对于这种罪大恶极,后台又不甚大的罪犯,官府倒也乐意顺从民意,这几人均按重罪惩办。至于那个死因不明的络腮胡子,虽然凶犯没有抓倒,但官府也不怎么在意了。

  几天后,白家的小厮又来了趟,这次不独带来了官府的赏赐,还有那些被解救回家的孩子的家人送来的礼物。

  一家人更是欢天喜地,而让桐月等人高兴的是荷月在昏睡几天后终于苏醒过来。

  ☆、第六十章 水车朋友

  接下来,白佑林并没有像荷月所说的,给她惊喜。两人的关系仍跟以前一样。

  桐月密切注视着案情的发展,同时也暗暗提防着贺家那边的人。令她宽心的是,贺家除了这个老三,没其他人了。

  此事过后,林家诸人仍跟以前一样过着平静而又忙碌的日子。每天早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跟以前不一样的是桐月和荷月的关系。

  桐月对荷月充满了好奇,令人无奈的是,荷月似乎防心很重,对她有保留。她对桐月的情况门儿清,对自己的事却不愿意多谈。桐月试探了几次,便也放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不愿多说倒也能理解。荷月自从那次之后,体力严重透支,休养了好一阵子才完全恢复。

  荷月的身体一恢复,便仍跟以前一样整天领着一帮孩子在村子里乱转。

  转眼间,冬去春来,又是一年麦子返青时。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人们的心情也会不自觉地跟着清爽起来。可惜,现下的村民们并没有这种雅兴。春天到了,也意味着冬闲结束了。紧张的劳作又开始了。

  给田地施肥,给麦子拔草、浇水,还要开垦菜园,修理农具等等一堆的事排着队等着。

  其他的活计还好说,最让林家发怵的是浇水。

  他们的田地位置不好,处在水渠的下游,上游的几家偏偏又是村里有头有脸儿子多的人家,惹不起,争不起,但地总归要浇。往年的时候,只要是天旱时节,村民们总免不了要吵架甚至打架,而林家常常是吃亏的那个。虽然现在境况有点不一样了,但窝囊了这么多年,林老实仍是惯性难改。这地还没开始浇呢,人已经先焦虑上了。白氏和杏月不敢招惹,每日里都是小心翼翼的,梅月说话行事也愈加谨慎,家里气氛十分压抑。只有桐月和荷月仍跟以前一样,压根不把林老实放在眼里。

  桐月现在已经学会把林老实当成空气。她不跟他争吵,也不再试图改变他。都几十岁的人了,思想早已跟石头一样顽固,她改得了吗?

  她这几日一直在思考怎么浇地。这里的人都是挑水,可是水渠那么远,就凭她家这些人,哪能挑得动?

  她思来想去,就想弄辆水车。

  可是世上的事都是说易行难。水车的图她看过,可现在让她画,却成一件难事。她的动力能力为零,连只小板凳都做不好。至于她爹,更别指望。跟他沟通他不懂的事,简直比上天还难。

  想了两天,桐月决定去找杨大山帮忙。杨大山是村里有名的巧手,虽然不是专业的木匠,但平常编筐织席做些简单家具还是没问题的。桐月并没有直接去找他帮忙,她先找的杨东子。

  她先给杨东子说了水车的大致原理,然后再说好处。杨东子一听就明白。他当下便说道:“这个东西我听人说过,邻县就有,只不过咱们这里还没人用。”

  桐月点头:“对的,早就有人用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咱们这里没有?”

  杨东子咧嘴笑笑:“这不就有人使了,要是成了,你可是咱村里的大功臣呢。”

  桐月一脸欣喜:“这么说,你同意说服你爹做水车了?”

  杨东子没说话,只是笑着点头。

  桐月兴致勃勃地俯在桌上给他画图。她一边画一边讲解,杨东子认真地看着,时不时地询问一句。两人的配合十分默契。他们说得投入,连杨大山夫妇俩回家都没察觉。

  桐月说着话无意间一抬头才发现他们夫妻两人回来,杨大山还好,跟往常一样笑着来了打个招呼。而王婶则是一副意味深长的笑模样,上下打量着两人。桐月心中坦然,若无其事地叫了声婶。杨东子就不那么坦然了,他面孔通红,手足无措,有些慌乱地向爹娘解释道:“爹、娘,桐、桐月,她过来找我有事。”

  王婶仍旧笑眯眯的,嘴里却嗔怪道:“你这孩子,桐月没事不能来了,她天天来我才高兴呢。”说完,她扭身去倒水了。

  桐月看这情形,怎么能不知道王婶在想什么。她和杨东子的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相处起来略有些尴尬。村中同龄的男女已经开始互相回避了。看来,她也得入乡随俗,注意些规矩。

  想到这里,她便对杨东子和杨大山说道:“东子,你一会给杨叔讲讲水车的事,我怕讲不明白。杨叔,这图纸是我从表哥家的书里看到的,这水车要是做成了,不但省力还节约水。到时咱们两家合用。”

  杨大山对此说法将信将疑,而是随口答应道:“行,我一会儿看看。”

  桐月微笑着告别杨家众人回了家。

  此时,林老实和白氏杏月都下地去了,家里只剩下梅月和荷月。梅月正在灶房忙活,荷月则抱着胳膊坐在院中中央望天沉思。桐月也没打扰她,正要抬步进灶房给梅月帮忙,却听荷月幽幽叹息一声,“你们都在忙,我闲着怪没意思。”桐月只好住了脚步,劝道:“你现在还小,别想那么多。”

  她以为荷月感慨一句就完事了,没想到她突然又来了句:“要不我进山去打些猎物回来卖。”

  桐月赶紧制止:“你得了,你也不看看你小胳膊小腿。你姐我现在还养得活你。”

  荷月蹙着眉头不再说话。

  第二天,林老实就说要去浇地,一大早地就把全家都叫了起来。他们三人是主力,梅月和桐月也去。

  本来以为他们来得够早了,哪知到了地里才发现别人来得更早。

  那些壮男健妇们一个个挑着水桶,高声说笑着。宋老七一家也在其中。他看到林老实一家,眼睛都没往这边瞄一眼,突然,他大声对一旁的王七嫂说道:“七嫂,咋就那你一个来挑水,你女婿呢?”

  七嫂道:“女婿还有他家的活要干呢。”

  宋老七点头,别有用意地笑道:“是啊,这女婿到底不能跟儿子比。你还这好,好歹有个小儿子,过几年也能干活了。不像某些人,绝了户了。哈哈。”

  宋老七嘴上是没明说,但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谁,这些人有人等着看戏,有的替林家担忧,也有的心里埋怨宋老七不厚道。

  林老实听到宋老七的话,脸气得发青,白氏深深叹了口气,不停地用眼色制止丈夫不要主动惹事。

  这时也有跟林家关系好的人家,赶紧转移话题并拿话安慰林老实和白氏:“哎呀,你们也来挑水,过得真快哈,三个丫头都能帮忙了。我当家的常夸你家的老二老三能干比小子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