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0章(2 / 2)

  张鲁点头应之,随后对着刘正一抱拳,随着亲兵走了下去。

  张鲁走后,刘正命人取了汉中的详细地图,细细的看了看。看完之后,刘正有些汗颜。定军山,与斜谷关其实风马不相及。

  一个是出兵凉州,攻打武都的重要道路上的一座易守难攻的大山。一个是出兵中原的三条道路的其中一道。

  三国演义果然骇然,刘正明明是记得出兵中原,先取定军山来着。汗颜之后,刘正有些庆幸先看了地图,而不是与满宠等人布局。

  如果夏侯渊从斜谷而入,自己却派兵在定军山守备。那是绝对守不住滴。

  “来人,请魏延,邓艾,满宠,董允进来。”细细的看了眼,刘正也发现形势,比之自己要想的严峻很多,三条可以容大军通过的道路,虽然各个都是山道,险要非凡。但条条可通汉中。要是道路顺畅,少则一月,多则二月,夏侯渊就可以通过三条道进入汉中。

  再加上消息都从斜谷关进入了汉中,指不定夏侯渊现在已经在路上了。刘正一边祈祷身为先锋的夏侯渊,工作量巨大。

  所谓先锋,不是说一定要与敌军先交手。重要的是遇水则设桥,遇山则开山。遇到小型城池,则攻破。

  可以说脏活累活都是先锋干的,什么十几万,二十几万大军,一般来说,都是用来决战的。

  张鲁割据汉中已久,建立五斗米教。早年是奉了刘焉的命令,断绝益州与中原的联络。好使益州成为国中国。

  那时候,张鲁应该挺忠心的,尽职尽责的守备汉中,对于那三条道路的破坏也应该挺大的。

  比如说,破坏栈道。

  这么一想,刘正的心才稍稍的安了下来,要是三条路上的栈道都有受到破坏,那夏侯渊身为先锋,一时半会不会恐怕还到不了。

  只是也不能把希望都压在幻想上,刘正考虑了一会儿,还是命士卒去找长吏姚兴过来问问。

  不一会儿,魏延,邓艾等人陆续走入,刘盾与恶来因为各有任务,两人也不是擅长战略的,刘正并没有召他们过来。

  代众人落座,刘正开口就道:“夏侯渊已至斜谷关,兵一万。如今汉中刚刚平定,我等立足未稳,不知诸位有何计策破敌?”

  四人对这个消息都是一惊,刚刚平定汉中的那点喜色,立刻化为乌有。满宠皱眉问道:“主公这儿可否有汉中地图?”

  汉中属于张鲁管辖,益州是没有地图的,刘正没见过,满宠自然也没见过。

  “有。”说着,刘正把案上的汉中详细地图递给了满宠。

  满宠细细的看完之后,把地图递给了旁边的董允,低着头,沉默无语。直到董允,魏延,邓艾三人都看过之后。

  满宠才直起了头,看着刘正道:“中原兵入汉中有三条道,斜谷,骆谷,子午谷,这三条道路,最终又合为一道,将军遣良将死守出口即可。”

  “但是伯宁先生,从斜谷入汉中,最多两个月,现在消息都从斜谷传到汉中了,现在派人去驻守出口,恐怕来不及了。”董允皱着眉头,道。

  邓艾也是点点头,赞同董允的话。魏延面色冷峻,似在沉思。

  “道路通畅,一两月足可以到达汉中,但若是栈道被毁呢,非三四月不可。而汉中张鲁能守得住汉中的最大原因,恐怕在于破坏栈道吧。不然当年刘焉也不可能在汉室还未完全倾颓的情况下,只凭张鲁就守住汉中。”满宠理智的分析道。

  刘正暗自点头,与他的想法差不多。时间应该还有,就是不知道栈道的毁坏程度如何。

  那边邓艾静静的听着,努力的吸收着满宠的分析。他年纪幼小,为了此次战争研究过汉中,但却没有研究过汉中与中原的道路。还有这其中的一些历史。

  董允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身为土生土长的益州人,他居然没能看清楚汉中与中原的关系。只觉得羞臊的厉害。

  “休昭不要气馁,伯宁他很早就出征在外,官居要职。眼光比你深,知道的比你多,沉淀也比你深厚太多。你一时不察,也无过错。”眼看董允的脸都红了,身为主公,刘正自然得说上一说,劝上一劝。

  “主公所言有理,我与休昭胜在年轻,只要少有所学,勇猛精进,将来的成就未必会比伯宁先生差。”怎么说董允也是自己的副手,邓艾与他相处的也不错,此时也开口道。

  处事之圆滑,老练。让刘正深为赞叹。

  “谢主公劝解,谢少侯爷。”董允听了之后,脸上却更加羞红了,这次到不是埋怨自己没见识,而是恨自己受了点挫折就露了皮相,差点就因此颓废了。

  “呵呵,少年人艺高胆大,有什么想法,计策大可以进谏,错不要紧,只要有上进心即可。”董允的脸色转变,让满宠会心一笑,想当年在曹操之下,满宠的上边也有太多他仰望的存在,荀攸,郭嘉,荀彧等都是天纵之才。那会儿,满宠除去天赋,也只有一颗上进心而已。不过,那时候的满宠是少说多听,而董允是多听多说而已。

  这会儿,见董允的转变,顿时让满宠想起了当年,颇有点老气横秋道。

  “谢先生指点。”感激之色一闪而逝,董允对满宠也是一拜道。

  偏厅内,因为董允的小插曲,而显得有些其乐融融。但身为将军,又听闻大军压境。魏延却没那个心情,始终冷峻着一张脸。

  “主公,伯宁的推断始终是推断,这栈道被毁与否,还得确认,才能布置下防务。”面色沉稳,魏延道。

  “汉中有长吏姚兴。孤已经派人去请了。”刘正笑着道。

  看着刘正的笑脸,邓艾心中恍然,原来父亲却是想到了,并且采取了措施。案下,邓艾紧紧的捏着小手,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到父亲这般明察秋毫。

  “虽然孤与伯宁的推断相同,但却也无破敌之策。“转眼间,刘正的眉间浮起了些许的愁云,对付张鲁,这些人或许可以阴谋诡计一起上,但对付曹操,拼的是实力,大军,还有谋臣,将军等。

  这些,刘正统统都不占上风。当然,这中间不能拿襄阳一战来作比对。那场战争是因为刘正的特殊原因才胜的如此干脆利落。

  满宠默然,对付曹操,确实无破敌之策,只有拼命死守险要之地。只期望,收编汉中大军容易些,刘备那边也顺利些。

  一时间,人人各有所思。偏厅内一时也沉默了起来。

  直到亲兵报说,姚兴带到。刘正才收敛起了眉间的愁云,露出了些许淡笑,请了姚兴进来。

  “拜见将军。”姚兴四十余岁,看着很面善,刘正从那张降表中了解到,此人在张鲁割据汉中以前,就已经是汉中小吏,历经二十余年不倒,反而今日位居汉中重要辅臣。能力肯定是有的,而且年纪大,知道的事情就多,全。

  “坐。”指着旁边的空座,刘正道了一字。

  官场沉浮二十余年,姚兴已经能做到荣辱不惊的程度。就算是今日刘正忽然召唤,也是一样。不露痕迹的看了眼在做四人。

  “谢将军。”姚兴举拳对刘正道了一句,随后默默的坐到了刘正指的位置上。

  “先生在汉中为官二十年,不知对斜谷等三条要道,可知否?”刘正开门见山道。

  姚兴闻言心下亮堂,夏侯渊兵入斜谷关的事情,他身为汉中长吏,自然是清楚的。品着刘正话中意味,就能猜到刘正的意图。

  “将军放心,这三大道路上的栈道,当年被张太守给破坏了一部分,再加上十数年来没人维护,恐怕大多破败。要想从斜谷入,非三五月不可。”姚兴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