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8章 夜访严东明(1 / 2)

第168章 夜访严东明

烧冷灶。

当年,严东明为他解惑《官场现形记》时,举过胤禛的谋士邬思道例子来说这个典故。

严东明听见‘烧冷灶’这个词语,恍忽了一下,而后苦笑的摇摇手,“你小子……唉!

老了,老了,严伯伯没再入宦海的心思了。你看你都找对象了……”

老了还是能反击,严东明不客气的打趣着吴楚之。

吴楚之朝着严恒挑了挑眉头,“嘿嘿,严伯伯,你就洗我脑袋嘛!过段时间严恒给你带一个回来时,我倒要来观摩观摩你的表情。”

“他啊?没出息的家伙!三年了,连你们班那个郝雪儿都拿不下!”

一边的严恒被臊的脸都红了。

知子莫如父。

严东明知道,严恒虽然看起来在学校里处了好几个女朋友,但是一直对郝雪儿这个在燕师大读书的初恋情人念念不忘。

关键是,既然喜欢,就去追啊。

怂在后面有什么意思?

看严恒尴尬的神色,吴楚之赶紧转移着话题,从脚边提起一个袋子放在桌上,“闻酥园的桃酥、千层酥,知道您爱这口,我专门去排队买的。”

严东明笑了起来,待吴楚之打开盒子后,便拿了一块桃酥捧在手里尝着。

现在他只是一个国史办的冷衙门主任,级别虽高,但没有实权,也不用提防客人趁机在礼盒里塞卡什么的。

吴楚之这半个徒弟带来的糕点,他还是能吃两口的。

找严恒要过水果刀,吴楚之将千层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严东明招呼着众人都来吃。

用罢糕点,严东明把两人带到书房,严恒泡了茶递进来后就出去了。

他知道,虽然都是同学,但是吴楚之和他不一样了。

吴楚之具备和他父亲直接对话的地位和水平。

“小吴,我们叔侄俩现在没必要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吧,如果是严恒的工作问题,你也没必要带着你们公司的副总来。”

严恒跟他提前介绍过叶小米的身份。

吴楚之摇了摇头,“严恒的职业选择,作为朋友,我给他分析过利弊,所以我不会帮着他来劝说您。

这是他个人的选择,我想,如果他连您都说服不了,说明他自己的内心不够坚持。

而且,其实我认为,他无需说服您,他需要说服的是他自己。”

严东明哈哈大笑起来,手指点了点他,“够狡猾!”

说罢严东明深深的叹了口气,“作为父亲,其实他做任何决定,我都支持。”

吴楚之很有眼色的给他递上一支烟,“严伯伯,其实严恒来不来我这里,我都觉得无所谓。

我明白您的意思,重要的是,他需要找到他真正愿意去从事的职业。”

严东明抖了抖烟灰,点点头,“确实如此,我最担心的便是这点。他现在还是有点浮躁。

一方面,他觉得我是在衙门,他算官宦子弟,理所应当的应该继承走这条路。

另一方面,你们俩个又是兄弟,你在创业,他应该来帮你。

我担心的是,这两条路都不是他真正喜欢的。”

吴楚之笑了起来,“巧了不是?他说他摸不准你的意思,让我来摸摸。”

严东明也笑了,无奈的看着门口,“要是严恒有你一半成熟,我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镇妖博物馆》

这段时间在家里装阴晴不定的严父,他也累的很。

掐灭了烟,严东明定定的望着面前的吴楚之,“所以,小吴,你这次的来意是?你要知道,现在严伯伯可帮不到你什么忙了。”

吴楚之也不和他客气,没有扯什么久了没来登门拜访甚是想念的鬼话。

半师也是师,用不着兜圈子。

“我是来请你出山的,镇守果核在燕京的公司。”

叶小米呆了。

吴楚之的这个决定,完全没和她商量过。

关于燕京负责人的问题,她想过很多人,甚至想过会是楚天舒过去。

但是吴楚之此刻邀请的人选,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一个官员,去做企业负责人?

虽然国史办是冷的不能再冷的衙门,但也不至于啊。

严东明也呆了,难以置信的指着自己,“小吴?我?”

这,有点开玩笑了吧。

吴楚之嘿嘿一笑,“严伯伯,要不,我先给您讲讲果核公司?您再做决定。”

严东明也没管叶小米在旁边,散过一支烟后,蹙着眉头,“你先讲讲。”

对于吴楚之,他也很是了解,毕竟他事实上指点过吴楚之很多东西,对他的脾性什么的,一清二楚。

吴楚之是断然不会异想天开的胡说八道。

听听也无妨。

“果核,是基于我小舅的公司底子成立的,现在有计算机整机、零配件的销售,数码产品生产、代理销售,网吧一站式服务,软件设计,数字产品分销等五大业务板块,以及软硬件两个研究院。

……”

神舟付属于数字产品分销,而硬件研究院只是说法上的高大上,实际上现在只有Mp3的国产化替代研究。

吴楚之滔滔不绝的讲着,严东明耐心的听着,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在他看来,也算是为严恒了解了解,闲着也是闲着。

良久,待吴楚之讲完,他疑惑的开了口,“所以,小吴,你需要我这个官员出身的人来做什么?”

吴楚之笑着摇摇头,“严伯伯,您错了,我不是看重您的官员身份。我是希望您能辞职出来,加入果核公司。”

说罢,他顿了顿,继续说着,“严伯伯,我们先抛开意愿不谈,来分析分析您的优势。”

严东明讶然失笑,戏谑的说道,“行,你分析分析。”

他着实看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优势。

恐怕,自己的政治人脉,才是优势吧。

严东明神色,吴楚之不是不懂。

官员下海,我们更多会关注原职位给他提供的资源,但很少思考原职位对他的要求,也很少留意他自身的特质。

这一点,在现在不仅仅是一般人认识不到,就连很多官员也认识不到。

比如丁磊加盟乐视超级汽车,济宁府知府梅永红去华大基因……

围绕辞职官员和商业机构的得失,最常见的观点是:官员提供体制内人脉,企业提供市场化高薪。

在这个逻辑里,辞职的官员往往被默认为是游离于企业日常经营体系之外的“座上客”。能做的,也就是打打招呼、通通关节之类“刷脸”的活儿。

但公平地讲,这些下海官员,就凭这获得了企业的高管职位?

企业对其期许,真的是“看客+说客”吗?

事实未必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