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一章 内患(2 / 2)


“来人自称来自徐州。”

“徐州……莫非是陈家?”诸葛亮想了想后问道。

“嗯,来人的确说是来自陈家。”

“陈家……自陈登死后,徐州陈家后继无人,即便他们有心助主公一臂之力,可他们又有何能力?”

“不是的军师,不是陈登的陈家,而是陈群的陈家。”

徐州世家有两户姓陈,陈登那一支随着陈登亡故而衰落,但陈群那一支却依旧强势。陈群是徐州名士,擅长内政,据说已经被朝廷任命为河北南皮郡郡守,按照时间推算此时已经走马上任。可问题是他陈家在朝中正混得风生水起,有什么理由要暗中帮助与朝廷为敌的刘备。

刘备当初夺取徐州的时候,陈群可并不看好刘备,对于刘备的招揽也是敷衍了事。怎么会选择在这时候派人联络刘备,共谋大事。

“主公,小心有诈。”诸葛亮轻声提醒刘备道。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刘备点头认同道。

若是陈群此时与刘备面对面,对于刘备跟诸葛亮的疑惑还能解释,但现在陈群不在,那刘备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在刘备看来,陈群所代表的陈家如今在朝中混得不错,虽比不上荀家或是钟家那样受到朝廷重视,但说出去同样也是响当当的名头。要是陈登那一支派人来联络刘备,那刘备估计会更相信一点,可陈家……刘备实在想不出陈群有算计当今天子的正当理由。

为了让诸葛亮多给自己参谋参谋此事,刘备特意留诸葛亮在军中住了一晚,次日天亮以后,刘备便将自称是陈群派来的使者叫到了帐中,诸葛亮则藏身在屏风之后,观察使者的言行举止。

这种背主不义的勾当,自然要用自己身边亲近可信之人,以免走漏了消息,给自己乃至整个家族带来杀身之祸。陈群的使者名叫陈通,是陈群身边的书童,与陈群一起长大,名为主仆,实如兄弟一般。

经过一番攀谈,陈通也听出了刘备心中的顾虑,当即微微一笑,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封陈群所书的亲笔信,双手递给了刘备,“刘使君,你之所虑,答案尽在此封书信当中。”

刘备疑惑的接过书信,打开扫了几眼,对陈群的态度依旧有些将信将疑,便将陈通打发下去,又叫出躲在屏风后的诸葛亮一同参详。

陈群的这封书信,很详细的解释了自己为何要算计当今天子的原因。诸葛亮看后对陈群的意图也相信了几分。

人分三六九等,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刘协那样曾经生活在宣扬人人平等的时代。东汉末年,门阀制度达到鼎盛,门户之见深入人心。一个好的出身,对一个人的帮助可以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陈群过去向刘协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门阀制度。只是很可惜,刘协不是曹丕,不需要为了讨好士族而接受这种弊大于利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作用恰恰相反。科举制选才不问出身,只论其才,而九品中正制却是不论其才,只论出身。

科举制的好处,但凡身负才学之人,无论出身士族还是寒门,只要高榜得中,那就有机会改变自身的命运,从而达到光耀门楣,荣华富贵的目的。可九品中正制不一样,就算你天纵奇才,可要是出身不好,那对不起,你也就是一辈子为人效劳的奴才命。可若是你出身士族,那就恰恰相反,就算你是个目不识丁的草包,那也会有一份富贵在等着你。

曹丕接受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得到士族的支持,维护其统治。可刘协不需要啊,他的麾下就有出身士族的荀彧、钟繇,也有出身寒门的贾诩、郭嘉。说句实际点的,就算此时荀彧、钟繇这些出身士族的官员集体罢工,刘协也有可替代的人选来填补荀彧、钟繇等人离开所留下的空缺。

陈群希望利用九品中正制将朝廷任命官员的权利掌握在士族的手中,从而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可偏偏刘协不上当,坚持科举制,不让士族一家独大。这样一来,刘协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陈群等人眼中对士族不太友好的人。

对于这种人,士族往往都是希望可以除之而后快的。可问题是刘协的身份不一般,而且更要命的是,朝廷的军方站在刘协这边,即便真的让陈群这些人得手了,那随后而来的报复对陈群等人来说也是灭顶之灾。

士族一向习惯先家后国,而这个家是指自己家,不是指别人家。所以舍己为人这种高尚的事情不用指望陈群这帮自私自利的人会干得出来。

同归于尽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刘协也没有完全将士族的出路给堵死,科举适用任何人,无论是士族还是寒门,只要你有本事通过朝廷的考试,那就有资格做官为政一方,至于日后的成就,那就完全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既然不能直接动手对付刘协,那陈群自然就将主意打到了孙权、刘备这两个至今还在与朝廷对抗的反贼身上。本来陈群的目标是袁熙,只是没想到袁熙如此的不争气,空有河北那块宝地却不能物尽其用。眼下袁熙已经身死,河北重归朝廷治下,陈群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合作对象换成了刘备跟孙权。

刘备与诸葛亮虽然分析出了陈群要算计当今天子的初衷,但依旧想不出陈群能用什么办法帮助到自己。当今天子刘协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而在朝中更有荀彧、钟繇、法衍、杜畿等等忠心不二的贤臣辅佐,仅凭陈群或是几个士家出身的官员,实难对当今天子构成什么威胁。

“主公,何必为此烦恼?不管陈群打算用什么法子,会有麻烦的都是朝廷那边,而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便是。”诸葛亮像是忽然想通了似的,笑着对刘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