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报(2 / 2)


朱灵被斩的那天邺城万人空巷,无数人来为朱灵“送行”,朱灵也没喊什么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一类的豪言壮语,只是神色平静的望着那些赶来观刑的人。三通追魂鼓一停,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朱灵的脑袋便滚落地上,只是朱灵脸上的表情很是安详,让特意观看的崔家子弟颇为遗憾。

崔家此番损失惨重,除了不在邺城的十几个家族精英子弟外,整个崔家全数罹难。而没了家主崔琰的压制,侥幸躲过一劫的崔家子弟在大仇得报后也陷入了内斗。都是年轻气盛,心高气傲,自然也就跟斗鸡似的谁也不服谁。

诺大的崔家分崩离析,一下子分裂成了数家,每一家都自称是崔家的正统,而袁熙也借此良机继续分化瓦解崔家。那些以往与崔家交好的世家在此时也纷纷露出了深藏的獠牙,开始不断侵占原属崔家的土地。

由河北第二大族一下子沦落到人人可欺的地步,这种心理的落差让许多崔家子弟不能接受,而袁熙在暗处的煽风点火更是让崔家人感到恼火。为了家族的未来,正如朱灵提醒袁熙的那样,崔家抛弃袁熙就如扔掉一块已经用过的抹布,开始派人联系朝廷,暗示崔家盼望重归朝廷大家庭的心意。

不过对于崔家抛过来的媚眼,刘协却不是很感兴趣。想想也对,墙头草谁会喜欢?今日看你势大就跟你,明日看别人势大是不是又会抛弃你去跟别人?崔家在河北的影响力的确巨大,但随着崔琰被杀,崔家在河北的地位迟早会被其他世家大族所取代。这时候接纳一个残破不堪的崔家,对刘协有什么好处?

刘协可一直都不喜欢世家坐大。荀彧、钟繇这些世家的代表都清楚刘协的心意,所以对于本族的发展,他们采取的是拆分的办法,就如汉武帝时的推恩令一般,家族中的子弟只要到了一定年岁就要自立门户,这样虽然削弱了家族的实力,但同样也保证了家族不会因为势力过大而引起皇帝的不满,从而遭受来自皇帝的打压。

可崔家不一样,在没出事以前,崔家在河北虽不敢说只手遮天,但势力范围也差不了多少。这样一个大家族,是朝廷必须要分化瓦解的对象,刘协怎么会在这时自寻麻烦。崔家遇到麻烦的时候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算刘协仁义了,还指望刘协会接纳崔家,好让崔家继续做他的河北豪族梦,刘协又不是有病。

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不死心的崔家便又找上了新的买主,乌丸王蹋顿。看上蹋顿的原因有二,一是蹋顿手中有兵,若是能得到蹋顿的帮助,袁熙以及其他对崔家虎视眈眈世家便会有所收敛,二则是蹋顿是乌丸人,而对于那些蛮人,崔家一向认为头脑简单,容易控制。

可蹋顿真的容易被人控制吗?答案是否定的。能否一路从一个小部落的首领成长为乌丸人,别的先不论,单是这份眼光,就高过许多同龄人。蹋顿很清楚这河北究竟是谁说了算。表面上接受了崔家送来的礼物,可一扭脸蹋顿便将此事告知了袁熙,袁熙得知崔家私下联络蹋顿一事很是愤怒,但他不动声色,只因为此时崔家还控制着十几个郡县,一旦逼急了他们铤而走险,倒霉的就是自己的河北。

袁熙表面上按兵不动,但私底下却在不断的往崔家人的身边安插亲信。崔家遭逢大难,人员损失惨重,正是大肆招揽人手的时候,袁熙选中的人也因此顺利混到了那些崔家官员的身边,成了要人命的一支毒箭。

对付崔家不可急于一时,袁熙对此心知肚明,而眼下与朝廷的战争才是当务之急。袁熙会不顾前线战事赶回邺城,一是为了朱灵的事情,二就是面见蹋顿,请他出兵相助。对于袁熙的要求,蹋顿并没有多少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蹋顿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大汉朝廷对待异族的态度,自己虽是乌丸王,可相比起匈奴、鲜卑亦或是更早之前的羌氐诸部,自己的力量还是显得薄弱了一些。看那些归顺了大汉的各族如今的情况,平民百姓还好些,可昔日各族的首领却只能待在长安吃闲饭,而这种结果是很有上进心的蹋顿所不愿接受的。

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利岂能轻言放弃,不到万不得已,蹋顿是不会考虑效仿匈奴或者鲜卑归顺大汉朝廷的。而自己势单力薄,想要正面刚大汉朝廷不太现实,所以蹋顿很清楚自己与袁熙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蹋顿的答应极大鼓舞了袁熙对抗朝廷的决心,至少自己不再孤单。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袁熙与蹋顿约定,秘密行军不要声张,只等汉军得意时突然杀出一战而定。

可事情真能如袁熙所期待的那样顺利吗?此时的汉军正与袁军在濮阳城外对峙,高览的诈降已经叫刘协识破,高览、田丰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刘协与众谋士已经挖好了坑,就等着高览自己跳下去。

袁熙的临时离开并未让田丰改变原定计划,按照田丰与高览讨论的结果,高览会以诈降为名义混入汉军大营,随后等与田丰约定的时间一到便在汉军大营内突然发难,一战击败汉军。

高达第二次来到刘协的面前,言说了高览率部赶来归降的时间。刘协知道后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高达提醒高览一切小心,到时他会命曹彰率部前去接应。可等高达一走,刘协立马便让人找来了贾诩、曹彰跟关平。

“圣上,那你是准备当面拆穿高览的诈降还是将计就计,等田丰准备与高览里应外合之时再发动?”贾诩慢条斯理的问道。

“我当然是想要搂草打兔子,把这两人一并收拾了。”刘协毫不犹豫的答道。只是干掉一个高览有什么意思,能占多大便宜就占多大便宜才是王道。

“既然圣上如此打算,那我等就好做事了。”得了刘协准确答复的贾诩颇为自信的说道。

“哦?文和计将安出?”

“高览来降,按兵不动,待他在营中安稳下来,只要在他们的饮食中动点手脚,自然不用费一兵一卒。至于田丰,到时请君入瓮即可。”

“好主意。”刘协点头赞道,随即又问曹彰道:“子文,你皱眉头做什么?难道你觉得此计不妥?”

“圣上,贾先生此计当然没有问题,就是末将觉得,下药这种手段是不是有点太下作了?”曹彰犹豫了一下,还是坚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下作?子文,你记住,为求胜利当不择手段。下药虽然手段不怎么光明磊落,但至少可以保住那些士卒的性命,让他们可以活着回去与家人团聚。虽说打仗难免死人,但子文,我还是希望你们为将者可以更爱惜士卒一些,不要为了个人的荣誉便枉顾士卒的性命。我相信你与关平联手可以生擒活捉高览,可为了彰显自己的勇武便不顾惜手下士卒的性命……”

“主公,我错了,别念经了成不成?”曹彰求饶道。

“哼,算你识相,这回就饶了你。不过你记住,高览诈降过来时若是因为你而让他有所警觉,那我保证以后肯定要拉着你说三天三夜的道理。”

“主公放心,末将一定不敢误了主公的大事。”曹彰赶忙保证道。

……

三日以后,高览趁着夜色率领三千人来到与刘协事先约定的地点,在曹彰的掩护下顺利进入汉营。一直等待消息的田丰得知高览已经进入汉营,不由暗松口气,可他不知道高览此去如同羊入虎口,是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