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八章 窝里斗(2 / 2)


往东出海便是夷洲,也就是后世的台湾岛。按理说发展夷洲也是有利可图的,只是自从孙策、周瑜组建海军,夷洲的安全也就成了一个问题,在无法保证江东水军可以确保夷洲安全的前提下,夷洲的发展被放缓,否则苦心经营多年,到时让朝廷派孙策、周瑜摘了果子,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有时候孙权还真是羡慕河北的袁熙,至少河北在短时间内就不需要为往哪发展犯愁。只要守住了与朝廷相邻的西、南两面,剩下的就是河北自己的选择。而江东,在发展夷洲受阻以后,孙权不不得将目光再次投往南方。

主动找朝廷的麻烦?孙权是不敢的。常言道挑柿子捡软的捏,眼下在孙权的眼里,交州的刘备就是一个软柿子。与刘备相比,孙权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就如诸葛亮担心的那样,孙权压根就没把两家联姻当回事,在对抗朝廷这方面两家要齐心合力,但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那就各凭本事了。

想当初交州并非属于刘备,孙策还是江东之主的时候,就曾经派人与交州士家交好,希望可以不动刀兵的诱使士家主动前来归附。而事实上士家对孙策的示好也很心动,只是不料刘备横插一手,孙权那时刚刚夺位,正忙着抢班夺权,也就没工夫去跟刘备争夺交州,等到他终于摆平了内部以后,刘备也在交州站稳了脚跟。

孙权本以为刘备的重点还在经营荆南,为日后对抗朝廷南下,为此还搭上了一个宗族之女,却不想刘备这两年对荆南的发展基本不过问,主要经营的却是交州。当年士家占据交州的时候其影响力也不过是合浦、番禺、南海,而刘备夺了交州以后,如今整个交州都成了刘备的天下。

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在孙权的心里油然而生。在孙权的心里,刘备此时在交州所得的一切原本都应该是属于他的,而刘备乘人之危,虎口夺食,这种行为是令人不齿的,是要遭到别人打击报复的。

眼见没人替自己出头,孙权便准备亲自动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孙权眼红了,所以他要抢夺刘备的交州,至于这是不是违背了道义,孙权并不在乎。只不过师出无名,孙权需要一个可以堂而皇之的出兵理由。

交州士家的士徽就是孙权向交州发难的一张王牌。刘备从士家手中夺走交州的时候,对占据交州多年的士家并没有采取安抚的策略,而是选择了一劳永逸的办法,斩草除根。只是天无绝人之路,士家的二公子士徽当时恰好不在交州,而是作为士家的使者去了江东,希望可以游说江东出兵帮助士家抵抗刘备。结果江东的援兵还没求到,留在交州的士家满门就叫刘备砍了脑袋。

士徽家破人亡之后秘密潜回了交州,召集旧部暗中与刘备对抗,孙权这时候向他伸出援手,士徽可说是求之不得。老话说得好,人走茶凉,士家在交州的影响力的确够大,但随着刘备在交州开始施政,士家的影响力便开始逐渐变小。别人也是要生活的,不可能为了给一个过气家族复仇就连自己的日子都不过了。

士徽一开始还能凭借家族留下的人脉伏击一下刘备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徽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孙权向士徽伸出援手的时候,士徽已经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士徽当然也就没有挑肥拣瘦的资格,孙权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随着士徽在秣陵的一场精彩“表演”,孙权勃然大怒,当众宣布要出兵替士家向夺人基业还赶尽杀绝的刘备讨还公道。其实能够观看这出戏的人心里都有数,孙权决意出兵绝非为了替士家讨还公道,而是眼红交州的财富。不过这件事对众人都有好处,所以众人也就心照不宣,配合着孙权演了这出戏。

说是要出兵教训刘备,但孙权也没有马上出兵,而是决定先礼后兵,先派使者,提出江东的条件,若是刘备不肯答应,那时才会出兵。不过在派出使者的同时,江东的人马也开始调动起来。

江东地处偏僻,汉人数量不足,招兵也就成了江东的头号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孙策当初将主意打到了山越人的身上。而为了提高众将对征讨山越的积极性,孙策允许众将招募私兵,但凡是捕获的山越人,都可以由众将随意收编,而江东则按照比例给与钱粮。这样一来,众将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大汉朝廷这边刘协对于各将豢养的私兵都有极其严格的数量限制,以官职的高低划分私兵的数量,但顶天了也不得超过一百人。但在江东,五百起步,像吕蒙、蒋钦、丁奉这类江东大将,每个手底下都有数千自家的私兵。

而在江东拥有私兵人数最多的人就是贺齐,他是从孙策颁布这道命令开始便一直在会稽征讨山越,长年积累下来,属于贺家的私兵人数达到了两万,可以说是占了江东整个陆军的三分之一。

这也是为何孙权敢对高宠下死手却不敢轻易动贺齐的原因。私兵效忠的是各自的家主,贺齐一旦有事,那江东就会陷入内乱。别看此时贺齐人在秣陵,但贺家军依旧牢牢掌控在贺家人的手中。贺齐不在,其子贺达、贺景尚在。

不过贺家军如今也有些困难了,想要维持这支数量庞大的私兵队伍,所需的钱粮同样也是数量庞大。以往贺家可以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维持军需用度,但在孙权夺取江东之主的位置以后,为了逼贺齐向其低头俯首,便将征讨山越的任务交给了吕蒙、丁奉、蒋钦等亲信之人,至于贺家军,那就只能靠边站了。

坐吃山空,贺家军想要摆脱当前的窘境,唯一的办法就是贺齐向孙权低头。而贺齐也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相比起高宠的“愚忠”,贺齐的性格要更加圆滑一些,或者说是更加务实一些。

这次出兵征讨交州,贺家就拿到了首发的位置,为了表示自己对贺齐的信任,孙权更是让贺齐返回会稽亲自领军。

……

“我就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面对孙权派来宣战的使者吕范,被气得浑身发颤的刘备破口大骂。好在孙权这时不在这里,否则刘备能不用调料的生吃了孙权。

“兄长息怒,那孙权小儿若敢派兵前来,俺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张飞同样大声向刘备保证道。

“刘使君三思,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只要你愿意让出南海郡作为士家的栖息之地,我家主公也不愿轻启刀兵。”吕范不慌不忙的劝解道。

“我呸!”可惜刘备丝毫不领情,一口啐了回去。

一旁的诸葛亮一直没说话,直到见刘备忍不住要拔剑砍死那个吕范,这才开口劝阻道:“主公且慢,容属下问使者一个问题。”

刘备倒是给诸葛亮面子,怒视吕范没有再动作,诸葛亮也不理会吕范投来感激的目光,沉声问道:“贵使,江东此番借士家名义向我主讨要南海郡,可曾考虑过如此作为的后果?”

“诸葛先生此话何意?”

“哼哼……若是江东认为可以独立对抗来自朝廷的威胁,那两家就此毁盟。想要南海郡,让他孙权亲来试试。只是有什么后果,皆是江东之责,与我主无关。”

“……诸葛先生言重了,此番我主也是无奈,当年士家与江东交好,更订下过攻守盟约。刘使君不告而取,这本也没什么,各凭本事而已。只是不该杀了士家的满门,这就让我主不好给士家一个交代了。”

“废什么话?孙权小儿在打什么主意,你真当老子不知吗?”刘备伸手一拦正准备与吕范争辩的诸葛亮,冷声对吕范道:“回去告诉孙权,想要南海郡就让他亲自来拿,别扯那些没用的。翼德,替我送客!”

“好嘞。”张飞答应一声,起身对吕范道:“贵使,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