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七章(2 / 2)


“这里备着好几匣子,您带两匣子回去吃。”玉彤很大方现场就让人包了给卞氏的丫头。

傅三奶奶捂嘴笑:“那你们家那辣椒酱好吃,不知道……”

“都有。”

郝夫人也笑嘻嘻的提了两份菜回去,说要给大儿子尝尝。

最后走的时候,大家既吃又拿,人人都高兴,宾主尽欢。

郝夫人看小儿子今天也高兴,知道世子妃把他和她的那对龙凤胎放一起玩,小玩意很多,而且龙凤胎年纪小,又可爱,不像别家对小儿子带着异样眼光。

傅三奶奶对吃食不感兴趣,可世子妃偷偷给她的龙凤胎的衣服让她觉得暖心,若能沾沾喜气让她怀孕,她一定会记得这个大恩的。

所有人都遗忘了谢大奶奶汪淑儿,这不是在京城,这是在会宁,大家都是你来我往,这样走动才热闹。玉彤办完后,郝夫人约了时间,卞氏也承诺要送帖子过来,请她们去。

因为玉彤和傅三奶奶关系好,赵群和傅三爷合作更为积极,若有若无的把谢大少排挤在外。谢大少不便把这些事情跟汪淑儿说,因为他不想损害自己在汪淑儿心中的地位。他是解救孤女汪淑儿的救命恩人,为她安排身份,娶她进门,帮她安排好一切。

外面这些烦心事就不要让汪淑儿烦恼了,让她清清静静的办学。

汪淑儿要办女学这还是玉彤去萧家吃饭的时候卞氏说的,她们家侄女云娘和自己的女儿媛娘都正值当年,还有一些小官的女儿,大家都愿意进谢家办的女学。甚至连林氏也要把女儿桃宜送过去。

玉彤见萧媛娘一脸跃跃欲试,已经很想过去的样子,萧云娘却垂头丧气的,便多嘴问了一句。

“云娘,你怎么了?”

看到世子妃这么亲切,萧云娘脸一红:“我不想进女学,看到字我就头晕。”

傅三奶奶虽说觉得汪淑儿最近大出风头,甚至还邀请她去合开,可她还是拒绝了,这又不是在京里,办女学收的是一些小官的女儿,她们能学几年,而且她出钱,帮着宣扬谢家的名声,她也没那么傻。

汪淑儿办的女学叫明理学院,招收了大概十个姑娘,都是官家千金。萧云娘平时大大咧咧,最喜欢跟着哥哥屁股后面学些拳脚功夫,字她不认识,也不想认识。

玉彤劝道:“多认得字也好,至少要懂得看请帖啊。”

她虽然不大喜欢汪淑儿,可跟傅三奶奶意见不一样的是,她觉得女学也不错,让姑娘们多学些字,至少以后不会因为不识字让人糊弄。

萧云娘见世子妃都这样说,突觉噩耗传来。

卞氏不悦:“你这丫头,能进女学多好啊。”她女儿都没正经请过先生,是她自己教的,也不过不做睁眼瞎,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去学。

萧云娘还是很忐忑。

离开萧家的时候,傅三奶奶跟玉彤同乘一车回家,她想找玉彤问问,怎么对抗汪淑儿办学的好名声。

隐隐的傅家和赵群他们走的更近,女眷们也是如此,而且傅三奶奶觉得她和汪淑儿也不大合得来。在这个会宁府颇有些壁垒分明的模样,傅三奶奶还没打算要做什么,要不然整个会宁府都知道汪淑儿把她们这些人忘记了。

玉彤提议:“要不等天气冷了施粥,或者咱们也办个什么诗会……”

傅三奶奶似笑非笑:“这里认得字的都没几个,还办什么诗会。”

玉彤一想也是,她反倒没有那么在意名声,毕竟赵群把自己的分内事做的出色就行,女眷们的事情毕竟只是锦上添花,而且玉彤家里办宴席办的不错,跟诸位夫人相处的也还挺舒服的,没必要事事出风头。

看世子妃这样说,傅三奶奶便道:“那就施粥吧,等天气凉了我们再说。”

**

八月初八,初哥儿和福姐儿的两周岁生日,因为年纪小,所以没有大办,就请傅三奶奶和郝夫人过来。

傅三奶奶很有心的送了一个西洋盒子,打开还有音乐,这时昔日从海外传过来的,只有袁家这样的人家才有这么多的稀世珍宝。福姐儿很是喜欢,坐在那盒子前面就不想动了,很是陶醉的样子。

郝夫人送了很多干货过来,玉彤也感谢的收下,这些干货可都是好东西啊!

玉彤摆了菜,郝夫人夹菜给小儿子吃,那孩子也盯着傅三奶奶的音乐盒子不想动。傅三奶奶却觉得犯恶心,尤其是那道平时吃着不错的松鼠鳜鱼,总是想吐。

“我府上正好有大夫,我请来帮你看看?”玉彤是过来人,已经有点感觉了。

郝夫人也是含笑看她。

大夫这次诊脉倒是很快,大夫最爱诊喜脉,“脉象滑如走珠,恭喜傅三奶奶,您已经有一个半月的身子了。”

傅三奶奶被这个惊喜打晕了,郝夫人在场年纪大一些,连忙让人扶着她去休息。傅三奶奶让人套了马要回家告诉自家相公,看到玉彤嘱咐她怀孕宜忌。

她紧紧握住玉彤的手:“世子,这次多谢你了。”

“谢我什么?”玉彤莫名。

傅三奶奶笑道:“谢你上次给我初哥儿和福姐儿的衣服啊,我都是沾了你的喜气。”

这是迷信,所有玉彤不认同:“孩子该来就来了,可不是我的衣服。”

可惜傅三奶奶就是认定了就是玉彤带给她的喜气,只是现在不便多说,记下这份恩情。她还写了信到京里给娘家和太子妃姐姐,并着重强调是因为信王世子妃给的小衣裳她才怀孕的。这事从袁家传出去后,很多人都知道了。

京中贵妇不孕不育的人多的是,信郡王妃瞬间觉得找她要什么尿片小孩旧衣服的人多了起来,就是赵凌也回来要了一件。

信郡王妃奇怪道:“怎么这些天都要你侄儿的衣服?”

赵凌撇嘴:“嫂子也真是的,有好东西不给自己人,却给外人。”她生了个丫头,可生了丫头也有大半年了,肚子没有动静。

信郡王妃忙问什么事情,赵凌就把事情说了。

“这还是袁家的人说的,傅家三奶奶进门三年都没动静,人家都说她铁树开花了,全靠嫂子给的小衣裳。”

信郡王妃原本听还不信,又看女儿说的言之凿凿,她还顺势夸起玉彤来:“你嫂子倒真是个有福气的,进门就怀上了。你哥哥去那边,她也一声不吭的跟着去,俩个孩子带的也好,前些日子还托人带了你侄儿的画像……”

“行了,行了……”赵凌可不想自己的娘夸大嫂。

信郡王妃也不想把自己孙子的东西拿的到处都是,便道:“这些天别人跟我讨要我都没给,就给一件你吧,别到处传。”

心满意足的拿到小衣服后,赵凌才从娘家走了。

在会宁府的玉彤当然不知道这些,她正看跑到她家的萧云娘,有些头痛道:“你说你不想去女学了?”

萧云娘讷讷点头,“她们就只会说我不学无术,可我就是不喜欢读书,我要学认字,可汪先生一定要读那些诗词歌赋,我听都听不懂。”

她很无措,可她没爹没娘,哥哥天天在军营,婶娘对她也不好,她无人诉苦,想起唯一关心她的世子妃,所以就没头没脑的过来了。

这个姑娘,玉彤也拿她没办法,“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先吃点东西?”

看她脸红的点头,玉彤吩咐厨房炒了几个小菜过来,又让外头的人找萧将军过来接孙女,明显这丫头抗拒情绪太大,这样学下去,现在是跑到她这里,以后万一乱跑,家里人找不到怎么办?

丫头们麻利的上了几个下饭的小菜,清炒菜心、卤牛肉、水晶肘子、一个排骨花生汤。

萧云娘看到美食就忘却一切烦恼了,玉彤轻笑一声。

过了一会儿萧将军过来了,萧云娘的婶娘卞氏人虽然很偏心,可萧将军却很疼爱这个孙女,听玉彤说完,他忽然跪下。

萧云娘连忙过去搀扶祖父,萧将军叹道:“这丫头爹娘都没了,也没个人教导,世子妃要是不嫌弃的话,就留她在身边教导几天。”

留在汪淑儿那里萧云娘不愿意,可要是在世子妃这里她就愿意,因为世子妃人好,这里的饭菜也好吃。

她一幅跟小狗似的模样,期待的看着玉彤。

看这一老一小的,玉彤这些天也了解了萧云娘这个姑娘人不错主要是缺个女性长辈在身边,原本卞氏是最好的选择可她小肚鸡肠,对萧云娘并不好,所以萧将军才想借势。

一来是她的身份最高,有她罩着萧云娘没人敢欺负,二来也是想她能真的教导一下,不让别人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