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节(2 / 2)


  太后红着眼睛、眼神狂乱地回到了宫里。

  顾鹤神色悠然地站在慈宁宫门前,见到她,笑呵呵地迎上去:“禀太后娘娘,奴才奉太傅之命,请金吾卫指挥佥事、金吾卫指挥同知、金吾卫指挥使陪皇上去了猎场,晚间打猎更有趣,大抵明早能回。

  “您宫里的人不晓事,奴才不敢劳烦太后娘娘,帮您处置了。”

  太后用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他,片刻后,语声沙哑地说:“传太医。”

  顾鹤从容地退后几步,“太后娘娘累了,回宫歇息吧。”

  “狗仗人势!”

  顾鹤欠一欠身,心说再怎样,也比你这个不干人事儿的毒蝎子强。

  锦衣卫把周千珩扔在太后近前,对顾鹤行礼之后,默然离去。

  太后命随行的宫人把周千珩抬进慈宁宫。

  顾鹤看着脚步匆匆的一行人进了慈宁宫,阴阴地一笑。

  他不是有耐心的人,懒得挨个儿讯问,常在太后跟前行走的十来个人,一概杖毙。

  没让人收尸。

  没错,他就是太傅在宫里的头号心腹。

  他今年四十三岁,做乾清宫大总管已有七年——三十多岁就混到他这地步的内侍,少之又少。

  要不是孟观潮明里暗里照拂着,他能否入得了先帝的眼,真要两说。

  孟观潮看中他的,自然不是他的阴毒,而是他实心实意地喜欢皇帝,尽心竭力地服侍皇帝;其次,是他入宫之后仍然惦记着堂兄弟,为了帮衬那些穷亲戚,自己常穷得跟三孙子似的——太傅有事没事就给他些银钱,是为这缘故。

  太傅曾笑说,对孩子、穷亲戚好的人,终归坏不到哪儿去。

  当时,生生把他的眼泪说出来了。

  断了子孙根的人,鲜少被人当做人。可太傅不一样。

  于是他说,只要你看得起用得着我,这一辈子,是生是死,我跟着你走。

  太傅笑说,只要你日后别忘乎所以、干涉朝政,前路,一起走。

  一起走。让他到这会儿想起来,心里都是暖烘烘的。只有从不被尊重的人,在得到尊重的时候,才知道那是什么感受。

  足够记一辈子。也足够,回报一辈子。

  宫里所有人都说他命好。的确是。

  数年走来,他从不会碰触不该踩的线,每日忙忙叨叨的,不过是照顾好小皇帝,打理好自己的分内事。

  太傅对小皇帝,真比亲爹对儿子还周到,只要有机会,就委婉地告知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帝王之道。

  那样一个人,打骨子里喜欢孩子。面对着皇帝,脾气自然而然就没了,心肠变得格外柔软,再生气的时候,也舍不得说重话。

  看了好几年,他已确定,只要皇帝不抽疯作死,太傅就会帮他扛下一切,让他做最省心也最安稳的帝王。

  可到了今时今日,太后做了些什么?

  她知不知道,那等于是往太傅心口上捅完刀子还撒了一把盐?

  他只听太傅说了个梗概,就气得跳脚了,恨不得把她挫骨扬灰——他又何尝不心疼皇帝,何尝愿意看到皇帝因为生母而被太傅嫌弃?

  按理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却怎么就有人让心变得越来越小,又越来越毒?

  太傅总是有着到了可怕地步的冷静。今日,不会将慕容氏怎样,要三思而后行。

  这是应该的,但是,不妨碍他往死里吓唬太后。

  损招儿,他多的是。如今,已到一样样拿出来的时候。

  顾鹤望着慈宁宫正殿的屋脊,笑了笑,转身,吩咐道:“唤宗人府的人,跟随太后出宫的那几个,从速拿下。”

  此刻,进到慈宁宫的太后,对着仪门内的情形,簌簌发抖:

  十来个宫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满身血迹,已然断气。

  是生生杖毙而亡。

  院落再宽广、宫殿再富丽堂皇,平白多了十具尸体,也便染上了血腥气、杀气。

  那么多血……那么多血……

  有限的地界内,说是血流成河也不为过。

  怪不得,孟观潮安排金吾卫陪皇帝连夜去了猎场。他在安排下去的同时,就是要顾鹤收拾宫里的人。

  而顾鹤,竟把事情做到了这地步……

  尚未完全回神,便有嘈杂的脚步声入耳。她转头看去,是宗人府的人。

  那些人似是中了蛊一般,完全忽略掉她,将随她出宫的宫人逐一捆绑起来,带离慈宁宫。

  这些人,反了。

  她,完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