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2 / 2)


  商稚言莫名其妙,耸耸肩:“那你不能借书哦。”

  小姑娘也没多懊恼。她看了眼手表,惊得跳起来:“我要迟到了!”

  跑出门骑上车,她一边戴上鸭舌帽,一边冲两人挥挥手,脸上是灿烂又得意的笑:“哥哥姐姐再见。”

  “什么再见不再见的……你下次来借书记得带钱。”余乐指点她,“你抄近道走吧,从这条巷子直走,一直去到朝阳里,在朝阳里右拐,就是人民东路,体育馆就在尽头。不要走海堤街和大路,红绿灯太多,耽误你时间。”

  遵照他的指点,女孩钻进了小巷。她有模有样地骑那山地车,商稚言总觉得她背影有点儿像过去的谢朝。

  余乐去学校了,商稚言等到四点多都没见他回来。商承志接替商稚言的工作,她匆匆上楼洗澡洗头,把自己整理清爽。应南乡送的化妆品和化妆工具再次发挥了作用,商稚言一面跟应南乡电话交流,一面小心翼翼地在脸上扑粉涂抹。不敢太重,又不敢太轻,面颊上的痘印几乎看不见了,她开始在意自己眼角的一颗小痣。

  五点半,商稚言已经来到溜冰场门口。溜冰场里人仍旧很多,她匆匆一眼瞥过,不少都是同华的高三学生。他们会看到我和谢朝约会吗——这算约会吗?——看到也没什么大不了。商稚言脑子里有点乱,她绕着溜冰场慢慢踱步,有时候自顾自地笑,很快又压制自己的表情,用双手揉揉面颊。

  商店的橱窗里映出她的影子。黑色长发柔软地披在肩上,她穿了一件清爽的无袖格子裙,脚蹬全新的白色帆布鞋,打扮不出格,但干净舒适。橱窗里的她有一张恬静温和的脸,眼睛像是藏着许多心事,定不下来,总要左看右看。

  六点整,谢朝没有出现。

  六点半,商稚言开始给他打电话。

  电话通了,但没有人接听。

  溜冰场人来人往,她渐渐觉得冷气有些太强了。墙上贴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部的海报,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片,它即将在十一月上映。谢朝看过吗?谢朝喜欢看吗?商稚言茫然抬头看屏幕,她记得自由的小精灵多比会在这一部里死去。

  八点,谢朝还是没有来。而再拨他的电话,已是关机提示音。

  商稚言看到了徐路,她和她的朋友们进了溜冰场。她还看到她们一块儿说说笑笑离开。有人跟商稚言打招呼,她尴尬而紧张,匆匆挥手应答。

  张蕾说过她固执,商承志和余乐也说过她固执。谢朝呢?商稚言心想,谢朝知道我固执吗?

  她一直等到九点半,商场开始清场。谢朝始终没有出现。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徐西临女朋友川川 2个;冷杉、不爱喝水的怡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徐西临女朋友川川 6瓶;想吃顿好的 5瓶;简以溪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变与不变(1)

  谢朝的消失没有任何前兆,无论余乐还是商稚言都无法找到他。某个凌晨,商稚言的手机曾接到属于谢朝的来电。她早上醒来,匆匆忙忙拨回去,却又是关机。

  余乐另辟蹊径,想起他爸曾经保留过谢辽松的联系方式,于是打了那个座机电话。接听电话的是谢家的保姆:家里没什么事,谢朝?谢朝很正常啊,每天出门回家、出门回家,没有什么不对劲。你要找他?他现在不在。

  余乐逮了个晚上的时间拨回去,商稚言和应南乡坐在他身边紧张地等待着。谢朝在家,保姆有些犹豫地问他接不接电话。余乐按了免提,好一会儿后他们才听见谢朝的声音,非常冷漠,模模糊糊地传来,他连接电话都不愿意:“不听。”

  后来,出分数了,再后来,余乐回学校拿成绩单的时候,远远见了谢朝一眼。送谢朝到学校来的是他的司机。余乐当时在班上,听班主任说谢朝刚刚走,立刻转身追出去。他在走廊上已经看到校门口的谢朝,扬声喊他名字。

  谢朝回头看他,但没有停留,也没有回应,钻进车里走了。

  谢朝原本就瘦,但他现在的瘦和以往大不一样,好像有什么狠狠抽走了他的精气神,他憔悴干瘪,黑眼圈深重,眼神是阴沉的。

  同学纷纷祝贺余乐总分名列全市理科第二,哪怕不要自主招生赠送的30分也能上清华,能报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谢朝仍旧是第一,他永远第一,毫无悬念。

  两个人最终没能在大学成为同学。谢朝没有报考清华,他甚至没有报考任何一所国内高校。余乐跟班主任和教务主任打听,用上了浑身解数,他们才松口告诉他,谢朝不在国内上大学。教务主任还说,谢朝一家人都出国了。他没跟你告别吗?高瘦的主任怜悯地问:你们不是好朋友吗?

  余乐什么都不知道,商稚言也是。在他们还无知无觉的时候,有什么可怕的、重大的事情在谢朝身上发生了。它让他改变,让他放弃了自己和余乐、商稚言的情谊,彻底消失。

  #

  回忆往事让人疲累。床头小猫形状的闹钟铃铃震响,商稚言从睡眠中被惊醒。她下意识看向床边的白墙。上面本该贴着谢朝帮她整理的政史地考点,但现在已经被一面照片墙取代。

  商稚言坐起身,揉眼睛。小猫成了大猫,胖嘟嘟圆滚滚,咬着个猫玩具在地上翻滚。她的房间模样大变,只有床铺仍是当年的位置,但高中时代的痕迹已经彻彻底底,全部消失。

  几年前一场超强台风卷过,杨桃树被削走大半个树冠,现在又顽强长了回来,在春天里爆出一簇簇花蕾。秋木棉没那么好的运气,整棵树被拦腰折断,市政部门把它的根也挖走了。商承志补种了一棵三角梅,还给它牵了个架子。去年夏天,三角梅终于攀上楼房,热热烈烈开了一楼的花,从浅红到粉紫,烂漫得像胡乱糊上去的一团团油彩。

  枝蔓攀到商稚言二楼的阳台,小猫常常从阳台爬到花树上。它怕人,不敢落地,就在枝叶里打盹睡觉,偶尔用犀利的眼睛盯着在门口进进出出的年轻人。

  远志租书店在商稚言上大学之后宣告倒闭。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没多少人看书了,商承志和张蕾租下隔壁的铺面,开起了奶茶店和书吧结合的生意。

  商稚言急匆匆出门时,小店还没开门营业。张蕾已经在一楼吃早饭,见到她奔下楼,眉毛一拧:“说你多少次了怎么就不改改呢,天天迟到,天天迟到,崔成州骂你是对的,没一样事情做得好……”

  “我没有天天迟到!”商稚言站着换鞋,她听到张蕾说话就心烦气躁,压着不耐,草草挥手道别。

  她是不需要打卡上班的,也不需要回新闻中心报到。今天仍旧和昨天一样,陪同海水稻专家下乡工作。崔成州没去,让她当浪潮社的代表。

  回到城区已经将近八点,车子中途还抛了锚。商稚言抵达咸鱼吧时,余乐已经快吃完了。他又给商稚言点了些东西,商稚言放下包立刻开口:“我见到谢朝了。”

  “我知道。”余乐放下手机,“新闻里有他。”

  浪潮社这几年变化颇大,首先是集体搬迁到新的媒体办公大楼,旧大院成了存放资料的地方。传统纸媒被新媒体逼得步步后退,除《浪潮周刊》之外,浪潮社其他刊物都停了。但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上,浪潮社仍有重要影响力:昨日高新科技产业发布会的现场新闻点击率居高不下,尤其是演示医疗机器人和外骨骼的那一段。

  “他就在新月,你们公司隔壁。”商稚言提醒。

  余乐博士还未毕业,但他已经参与朋友的创业项目,现在是一家新型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员,常常东奔西跑。

  “你希望我去找他吗?”余乐问。

  商稚言不答。

  余乐又问:“找到了,说什么?”

  </div>

  </div>